第15章 小酒鬼_夹缝阳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章 小酒鬼

第(1/3)页

天越来越冷了,听母亲说,要过年了。

        顺姑照旧托她的小女儿张正儿送来了一小捆带鱼和一小块方肉,二爷、三爷、六叔儿家都有,在我记忆中,年年如此。这一小捆带鱼和方肉就成为我家过年最豪华的食物。我们再包顿水饺,放几挂鞭炮,就算过年。

        “大爷和四爷为啥不在村里住?”我问母亲。

        “你大爷和四爷当兵在外,出息了,成了城里人,高不可攀了!”母亲说。“城里”对我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天堂,而“城里人”则是天堂里的常客,我沉默了。

        母亲照例准备我和姐姐的新衣服新鞋,全部都是手工自己制作的。母亲织的白棉布,买几包染料,想要什么颜色的下料染一染,晾干后裁剪而成。

        另外,母亲有一只厚厚的旧本子,内页里插满了大小不一的鞋样儿,有鞋帮也有鞋面的,剪得整整齐齐。

        “哟,脚又见长了。”母亲拿出一张鞋底纸模,让我踩在上面试看并轻叹着。她将这张鞋样附在另一张纸上,按照旧鞋样的形状,在那张纸上沿边超出一厘米左右细细转动着剪刀裁剪着,剪成一张适合我脚的新鞋样儿。接着母亲取出一张“浆布”。

        “浆布”是什么?“浆布”是纳鞋底的材料。

        深秋时,田野的空地里到处都是野蒿,野蒿的种子成熟后,被母亲大把大把撸下来,晒干扬净,后用村头的大石头碾子磨成粉,再加水和成糊。找一张桌子,擦净桌面,将野蒿糊涂在桌面上,再找出做衣做鞋的下脚料粘在野蒿糊上,一层一层涂抹,一层一层粘贴,高至两毫米左右时停止涂抹,在阳光下晾干,揭下后一张“浆布”就形成了。

        其实它并不叫“浆布”,方言叫“结碚”,“浆布”是我给起的名字。

        从秋后至来年开春是农闲时节,这段时间大家要么搓草绳,做来年捆小麦的储备;要么就织布、打“浆布”、做衣服做鞋。母亲在那段时期,通常要打好多张浆布。做鞋时,好多个妇女聚在一起,边说边笑,手不离针,时间在说笑声中被打发掉了,鞋也不知不觉在说笑中做完。

        打“浆布”为何要用野蒿的种子呢?因为野蒿的种子即使磨成粉,也有微小的颗粒与之共存,使之做成的“浆布”透气绵软,最重要是好扎针。倘若用面粉,就会结成疙瘩,针扎不透,也不好穿。

        母亲将剪好的鞋样铺在“浆布”上,依样剪裁,五层“浆布”叠成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