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埋下的发展隐患显现,难得攒下的打_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 埋下的发展隐患显现,难得攒下的打

第(2/3)页

方的流民、难民纷纷涌入,加上撩人不断入户籍,广州府的人口都快近百万了,现在同样无力承担这里的粮食问题。

    现在广州府、南州府都在忙着第二季的耕种,我们这里以及柳州府只能等待春耕,交州府更是没有来得及开展,粮食问题若是不能解决,恐怕很难坚持到春耕之时了。”

    李元吉听后也是一脸的凝重,若是没有三路大军的粮草负担,咬咬牙也能支撑过去,但现在是咬牙都撑不过去了,因为人口的增长太快了些,粮食的压力陡增。

    如今哪怕要突破五十万大关,他可以完成任务,但李元吉此刻也没有任何喜悦,如今这个问题不解决,还谈什么发展?连饭都吃不上了,还发展什么啊?

    沉思一会,李元吉随即看向岑文本。

    “景仁,粮食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下去之后一定要把粮食的用度把控好,实在不行,就像当初一般,节省一些用,另外那个棉花的种植,你重新分配一下。

    将原本规划的种植面积减少一半,用于种植粮食,另外开荒的进度再次加快一些,城池的扩建放在第二位,后面到来的百姓先简单安置,主要将耕地发展出来。

    只有有了耕地,才能种植更多的粮食,才能得到更多的粮食,先解决吃的问题,再解决住的问题!”

    李元吉也没有办法,原本他是要准备大量种植棉花的,因为在这里棉花的产量不高,他只能扩大种植面积,棉花除了是拿出来卖,更为重要的一点,可以逐渐取代大军行军作战时粮草中的草。

    有了棉被,只需要随身携带,也就可以省下大量稻草、粟草的运输,对于后勤补给而言,后勤压力减小,也能更加适应大军的复杂作战条件。

    现在粮食问题爆发,李元吉只能先种植粮食了,棉花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得靠后,而现在哪怕减少预定的一半种植面积,比起第一次的种植面积而言,还是多出不少。

    而之前的开荒与城池扩建,两件事的重心都是一样的,如今李元吉这番话,就是在将城池扩建的重心减低,优先于开垦荒地,这也无可厚非,就像李元吉说的,吃的都没有了,住的又有什么用?

    住的地方可以简陋一些,随意一些,但人要是饿肚子,那才是大事。

    岑文本无奈,只得这样了,至于李元吉说能够解决粮食问题,他心中就信,只因为李元吉的威望太高,创造的奇迹太多,李元吉说了,他们每个人都是相信的。

    “臣知晓了,臣先告退,将这些事情安排下去。”

    岑文本匆匆又走了,压根没有去聊其他的。

    李元吉随即看向谢叔方。

    “立即用信鸽传信给远林,让他主要换取粮食回来,已经卖成钱了的,将钱全部花掉,买粮食。

    再告诉他,联系韦氏与杨氏,以及郑氏、崔氏、王氏、卢氏这些家族的人,让他们来这里做生意,亦或者他直接跟这些家族的人谈生意合作的事情。

    那就是我们这些商品,给他们在大唐售卖的权力,让他们进货,但是支付方式必须是钱粮对半的方式进行支付,不能赊账,在价格上,给他们一定的低价,但是他们的粮食,也要以一定的低价进行兑换。

    这事让远林去做,告诉他,若是没有把握,就让那些人来岭南亲自和我谈。

    另外,除了这几家,其他世家或者富商若是有对生意感兴趣的,都可以来谈,没有船队的,我们的船队可以给他运输商品过去,必须要把这个消息,全面散播出去。”

    李元吉如今也是必须要加快在大唐之内的生意布局了,别看大唐之内的百姓吃不上粮食,但是那些世家与富商,府库里的粮食可以说多的是,陈粮都不少,有的陈粮都甚至发霉了。

    历史上贞观时期,主要就是贞观三年之前,贞观元年以及贞观二年,外面卖粮食的那些世家与粮商,卖的粮食几乎都是陈粮,这足以说明大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