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4、寻访芦笙制作(2)_芦笙舞的传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84、寻访芦笙制作(2)

第(1/3)页

0184、寻访芦笙制作(2)

        夕阳下的白竹山,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景。

        这里,相对于仰亚他们家来说,要平坦一些。可是,所有山上长的,全都是一整片一整片的白竹,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白竹,才叫这一片山为白竹山,四面环抱的山下,就只有一个寨子,叫白竹庄。

        这个寨子,现仰亚他们的寨子又略有不同。

        仰亚他们的寨子,大多建在山上,或者半山腰上,一栋栋高低起伏的都是青一色的吊脚木楼。就算是有一两栋房子的地基很宽敞,也会建成‘吊脚’的形式。也许,这就是一种‘风格’吧。

        而白竹庄却恰恰相反,他们建立房子的地方相对平坦。那些房子,都是立在一个个‘平面’上的,也就是所有的房屋柱子,下面都会放在同一个地坪上。没有‘吊脚’的形式。

        而最大的区别还在于,这里的房子装修,用的大多不是木板。而是用石头或者砖块垒成的。有些更特别的,就是用白竹山上的白竹先在房子的周围夹起来,然后用本地特有的土黄泥加水搅拌再糊成两三厘米长的稻草相搅拌成泥浆,然后一层一层地糊在墙上。

        这种,如果没有再进一步‘加工’,就是黄色的‘土墙’,而有一部分房子,又在黄色的墙上用石灰浆再涂上一层白色。这种房子当然就更漂亮多了。

        整个一个寨子,竹篱笆、竹墙、竹桥,竹房子、竹门、竹窗,仿佛所有的一切都跟竹子有关。

        而房子的周围,也都是长得郁郁葱葱的竹子。

        远远看去,这里,就只有竹子和房子。好像也没看到什么梯田。

        在夕阳下,青青的竹子,灰色的瓦,还有黄白相间的土墙,静静的炊烟,这不就是一幅静态的山水画吗?

        仰亚两人走近一户人家。竹门虚掩,炊烟升起。屋里已经有微微的亮光。

        “喂,你好,有人在家吗?”

        竹门,其实不用敲,就能够看到里面。仰亚出于礼貌,还是先打个招呼。

        里面,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慢慢地转过身来。朝着门外看了看。

        “奶奶,你好,就你一个人在家吗?”

        “啊,你们这是——”

        “奶奶,我们是从县城那边过来的,来这里想找一个人。”

        “你们,要找谁呀?”

        “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年纪可以跟你差不多吧,就是原来在县城老街做芦笙的师傅。”

        “什么?芦笙?做芦笙?”

        老奶奶说着,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慢慢地转过身去,继续朝着她的炉灶里加着柴禾。

        炉内的火红红地亮着,照在了她满是皱纹的侧脸上。她是那么的专注着,就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过了好久,老奶奶才又慢慢地转过头来。

        “你们,进来坐吧。”

        仰亚两人,还等着老人给他们指路呢,看看这天就要黑下来了,哪里还有心思再坐。

        再加上一天走了几十里的山路,说不累,那都是假的。现在,只想早一些找到制作芦笙的老人的家。

        “啊,不啦,老奶奶。”

        也许是老人没听懂仰亚的话吧,也许是她不太知道仰亚他们要问的人,所以,才没有给仰亚答复。这也不能怪老奶奶,老人记忆力不好,记不住村子里的人也很正常。那就再找一个人问问。

        仰亚两人转身正要走时,奶奶才又转过头来。

        “你们不是要找在街上做芦笙的人吗,这,就是他家。”

        “啊?!”这下,仰亚两人才明白老奶奶叫他俩进屋‘坐’的意思。

        白泥浆糊成的房子本就有些矮小,而做成厨房的这一间,又更加的小了一些。看到仰亚两个走了进来,老奶奶递给了两人各一个小凳子(小马扎),示意他们到另一间去坐。那是正堂,紧连着厨房。

        正堂比厨房要宽阔得多,正堂的墙,已经不再是泥糊墙了。而是和仰亚他们家一样,装饰很好的木板墙。

        随着两人的进入,老奶奶跟在后面,伸出手在门边,打开了门边的电灯开关。

        电灯虽然不是很亮,但足以让整个正堂里看得清楚。

        仰亚在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