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惊世一祭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一二章惊世一祭

第(1/3)页

阎应元这座祠庙,确实是“奉旨准建”的,理论上来说,谁都可以上祭,自然也包括咱们的辅政王,可是——

        第一,不能把“准建”当成“敕建”。

        打个不大恰当的譬喻,所谓“准建”,不过是说,给你发张营业执照,从此之后,你可以合法经营啦——较之“敕建”,二者区别之大,犹如民营加油站之于“三桶油”。

        政府总理视察“三桶油”,天经地义;可是,跑进路边一个小小的民营加油站,想干什么呢?

        第二,一定要了解这个“准建”的背景。

        当年,江阴城破之后,屠戮极惨,几乎到了老少无遗的地步,打那儿之后,整个江阴地区,都对清廷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不出仕,不应举,以为沉默的抗议,朝廷百般劝诱,皆无如其何。

        直到乾隆二十四年,高宗下旨,准为阎应元在江阴修祠,这个中央、地方尴尬对峙的局面,才算告一段落。

        某种意义上,朝廷的这个“准建”,是被迫的,究其竟,只是给对峙双方搭了一个台阶——好了,各退一步,别再犟下去了!

        说的再明白些,这座小小的祠庙,对于朝廷和江阴来说,仅仅是一个和解的由头——事实上,即便没有这座祠庙,双方也不可能永远对峙下去,问题只在于,选择一个什么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由头来“破局”罢了。

        “准建”归“准建”,一切工费,包括日后的维护,都不是出自公帑,而是出自“公所”——即由地方士绅集资。

        当然,江阴富庶,小小一座祠庙,所费有限,并不在话下。

        祠成之后,一百余年来,从来没有过任何官方的祭祀活动,只由守祠之人,年节之时,做简单的供祭。

        实在也不晓得该如何做官方的、正式的祭祀——别的不说,单是这个祭文,就不晓得该怎么写?

        来自民间的香火,也很单薄。

        原因并不复杂,阎应元的身份、事迹,实在太过敏感了,人们会不由自主的自我设限——我去祭奠阎丽亨,会不会被人说成“心怀前朝”?如是,虽然台面上不会有人以此相责,可是,背地里,官府会不会因此而给我穿小鞋?“心怀前朝”的印象一旦坐实了,出仕什么的,更是完全不用指望了。

        所以,这座祠庙,对于朝廷和江阴来说,都仅仅是一个摆设。

        现在,辅政王——位在诸王之上、国朝第一人——要替阎丽亨上祭了!

        这个,这个——

        殿内不止一人,感觉自己的三观有些不大稳当了!

        辅政王说他“受阎丽亨惠甚重”——确实,辅政王和杨侧福晋,是在这座祠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