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贴春联_桃源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85 贴春联

第(1/3)页

ps:感谢aaBBBc同学的月票,大家有月票的千万别藏着掖着,给小花吧,看在小花辛苦的份儿上最好打赏一二。

        春节并没有因为爱莲娜的纠结而放缓自己的脚步,依旧如约而至。

        除夕早上,男人们吃完早饭需要到墓地祭祖,北方的农村大多数祭祖活动都是简单而粗犷,透着北方干脆豪爽的个性,早上的猪肉大锅炖菜过后,家庭主妇就开始操持着蒸包子,第一锅包子蒸熟之后,男人们前往墓地。

        包子、烟酒之类的供品摆在至亲的坟前,为长辈们烧纸钱,然后从老祖宗开始到各房的祖宗依次叩头,最后就是开始放鞭炮了,鞭炮燃尽就可以收拾东西回家,过程简洁,丝毫没没有拖泥带水,也没有严肃的过程,只是将祖先的敬畏与尊敬寄托在心里。

        中午简单的吃几个包子了事,重点还在晚上,不仅仅有丰盛的晚餐,一家人共同举杯回顾一年的大小事件,展望明年幸福生活,这暂且后话,中午最重要的是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二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从腊月廿三至大年三十夜晚都有。但是大多数是集中在腊月廿八、廿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