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第四十二回分析局势_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三第四十二回分析局势

第(1/3)页

“……可是雪莉啊,这个时代的北方是人们口中的苦寒之地,人口基数本来就不怎么多。三十万?真算起来,我们基本上是把北平一带的州郡都给搬空了啊!这里我给你算一笔帐,或许你就能够明白了。”

        说着陆仁取过了一张白纸,跟雪莉算起了帐。

        两汉顶峰时期的人口约为四千万左右,但是随着东汉的衰败,这个人口基数一直在不断的减少。再从东汉桓灵时代算起,天灾瘟疫不断,人祸也一样的没个完。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的混战,都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大规模减少。

        再如曹操,本身也是个出了名的屠夫,时不时的就会对敌人的州郡来个屠城,官渡之战时还一口气就杀了袁绍的七、八万士卒……这个事并没有因为陆仁的出现就改变。不是说陆仁不想去改变,而是当时的陆仁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老曹那是要清扫掉袁绍的家底以免除后患,在这种事上又哪里会手软?

        多了也不说,这七、八万的青壮男丁是什么概念?曹操在占据冀州之后校验户籍,说冀州可得兵三十万。以此诂算整个冀州当时的人口应该是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可是崔琰提醒曹操,冀州在袁绍的治理下乱成一团,再加上打了这么久的仗,户籍数字不怎么可靠,由此不难看出当时冀州的实际人口可能最多也就是在七十万左右,而且缺少青壮劳力……都打仗打没了的说。

        而冀州是当时天下最富庶繁荣的州,连冀州都只有个七十万人口的话,比较苦寒的并、幽两州又能多到哪里去?如果按司马昭代魏时的户籍统计,魏蜀吴三方几十年间只有局部性的战事,核心地区的人口损耗并不多,可是到司马昭代魏时,魏境总人口也才不过五至六百万之间,而且多数都集中在司隶、青、徐、河内、河中这些相对繁华的地区,北境人口能有个一百万左右就很不错了。同一时期的蜀只有九十四万,吴则只有二百三十万。

        有点扯远了,就此打住。总之北境在相对安稳的几十年后,人口才不过在百来万左右的话,那么在原有的历史上,建安二十年前后的时候,人口总数应该是不到一百万的样子。而其中的大部份,应该是处在冀州、河中这些地方,并、幽两州的人口绝不会太多。不过这些人口集聚在一起并形成自发性的乡村武装的话,对抗一下小规模的五胡骚扰劫掠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问题就来了。陆仁假设老曹在与袁绍的三个儿子,还有之后的对乌丸征讨时期,北境人口约在七十万左右的话,那么这六年来最多也就是增长到八十万左右。而夷州拉走了这当中的三十万,北境就只剩下了五十来万的样子。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想过安宁的日子,迁居之事又由夷州带起了头,北方的居民在心态上,又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呆在会被五胡游牧侵扰不断,日子都过不安稳的地方?而天下间,也不是只有夷州可去。就近一些的冀州、青州、徐州是老曹的直属地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