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第九十八回备战辽东_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三第九十八回备战辽东

第(2/3)页

会多出不少的麻烦。仲达先生,我知道你也是深通兵法之人,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司马懿表示恍然的点了点头。别以为司马懿对辽西和辽东那边的地理环境不了解,事实上司马懿可是最早向陆仁购买舰船的一批人之一,除了与夷州保持商贸联系之外,也偶尔的会去北方的几个港口买点北方的特产,相关的地理环境情报自然也会收集一下。

        菊花港的位置临近柳城,也就是后来的锦州,

        ————————————————————

        (不好意思,中间的一段瓶子在保存的时候没注意给冲掉了,给瓶子一点时间重写一下。)

        ………………

        且说邓艾在正午时分占据了西塞山城寨之后,自然是命令麾下的四千士卒抓紧时间加固城寨,同时派人去通知副将把守好后方山道的出口,以免辽东守军有漏网之鱼回襄平那边报信,再就是还要把后继的粮草、器械什么的赶紧送过来。急行军带不了多少粮草与器械,而现在的目标是要用这不足五千人的兵力挡住公孙渊至少十天,没有足够的粮草器械那根本就是在扯淡!

        当然了,这个城寨里有一定的存粮,从数量上来算足够原有的千余守军食用半年左右。一般的人或许不会对此在意什么,但邓艾是多精明的人?细看了一下粮米的新鲜程度之后,马上就命人在城寨主帐中找出了粮草周转方面的记录。果不其然,城寨中的粮米是上个月才从襄平那里送来的。按照辽东这边的军方习惯,对这座西塞山的例行补给是每三个月一次,但由于现在的时节已是初春,入冬除下的大雪未消,道路行走不便,所以一次性就运送了半年左右的粮草,下一次的补给得到开春,道路上的冰雪消融之后。简单来说,就是说在这半年的时间之内,襄平方面不会有什么军队或人员派到这里来。

        “天助我也!”

        邓艾一想通此节,立时就大呼走运。之前他为什么会让副将带五百人对襄平那头进行封锁与警戒?还不就是因为西塞山要道的位置正好在辽西与襄平之间?城寨这里的漏网之鱼固然不能让其走脱,襄平那边要是正好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人过来,难道还能指望着副将率领的那五百人完全的封锁住?所以确切的说,副将带着的五百人对城寨这头是封锁,对襄平那边是警戒。一但襄平那边查觉到西塞山城寨这里的情况不对劲并有点什么举动,邓艾就要作好两面受敌的准备。

        可是现在呢?城寨这里不久前才得到补给,按辽东军方的习惯,只怕这半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人过来看看……鸟不拉屎的偏僻之处,辽西那里的前线又貌似情况一片大好,再加上北境初春天气就很冷,鬼才愿意往这里跑!再说得简单点,就是邓艾不用担心襄平方面可能会带来的威胁,因此邓艾才会如此的大呼一声“天助我也”。

        当然,为了预防万一,邓艾并没打算把副将的那五百人也调到城寨这里来,毕竟除去封锁与警戒之外,副将的五百人还要保证与舰队的联系。万一事有不济,邓艾有这招后手,多少也是有着一条退路。

        后方既然不用忧心什么,邓艾的脑汁就全挤到了前方。城寨在紧张的进行着加固,斥候也一早就派了出去。到临近黄昏之时斥候赶了回来,向邓艾禀报说公孙渊的四万多大军在距离西塞山尚有五十余里的地方下了寨。

        对此邓艾并不觉得意外。昨夜得到消息时,公逊渊距离西塞山是一百六、七十里,现在还有五十里,也就是说他们一个白天下来已经赶了一百二十多汉里的路。一百二十汉里,换算成现代单位的话是五十公里左右,听上去好像是不怎么多,但各位可以试试一口气走五十公里,累都能把人给累死!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以公交车一小时二十五公里的时速,两个小时的车程坐下来,也一样能把人给坐晕掉!

        简单点说,公孙渊现在所率领的兵马,其中大半是步兵,加上这些天下来一直在不停的快速行军以避免被陆仁辽西大军追杀,全军上下的体力都损耗得很凶,现在一个白天下来能赶一百二十汉里的路,其实都已经是到了极限。用邓艾的话来形容,就是跑得已经相当之快了。

        得到这个消息时,邓艾很明显的松了口气。之前按邓艾的推算,公孙渊的大军会在次日的凌晨左右抵达西塞山——逃命嘛,哪里会管白天还是黑夜?按现在的距离,公孙渊如果连夜行军,的确会在凌晨左右抵达西塞山城寨。而现在公孙渊驻营暂歇,大致可以想像出其大军都累到了什么程度,血肉之躯毕竟是要休息的。只是如此一来,邓艾所率领的人马也得到了一夜的休息时间,再对比起已经赶了那么多路,早已劳累不堪的辽东兵马,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