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第一百回西塞烽烟_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三第一百回西塞烽烟

第(2/3)页

城也非常有帮助。

        好了,这些战略上的事就说到这里,现在还是来看看邓艾这里……

        ————————————————————

        “什么?城寨之中仅有千余守军,还个个都疏懒大意?”

        想想也是,公孙渊带了三万人去攻打菊花港,在经过了西塞山之后,这个城寨就变成了大后方。再者说了,当时的信息传递不便,公孙渊都还不知道菊花港那边的战况,城寨这里又能知道些什么?

        而且相比起公孙渊驻扎在野外的三万大军,他们这里又哪会有什么战事可言?基于这种心态,城寨中那些半吊子的守军会严防死守?这种惯性的思维,诸多的名将、大将都会有,更何况这些平平无奇的辽东军兵?就拿原有的历史来说吧,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最先碰上的江油蜀中守将马邈就是这种情况……

        闻知此讯,邓艾当机立断,命令前锋的三千士卒全线登陆,以急行军的方式向西塞山城寨进军。要知道邓艾选择的登陆地点距离西塞山城寨仍有四十里左右的山道,如果动作不够快,搞不好会连城寨都还没攻下来,闻讯的公孙渊大军就已经退回来了。

        邓艾率领这三千人先行一步,他的学长副将则领着余下的五千人分成了两部。一部份人马由副将率领着对辽东方面进行警戒封锁,另外的一部份人马则忙着将舰船中的粮草器械装车,差不多的时候要运到邓艾那里去。

        除去这些,邓艾还给舰队下了一道命令,就是东西全部搬完之后,舰队中的主力舰船固然是退在近海区域接应以防不测。简单点来说就是一句话,邓艾清楚自己这是在干什么。虽然说有信心把城寨给抢下来,然后利用城寨对公孙渊的辽东大军进行拦截,但若是战况不利的话,就要及时的通知甘宁前来增援。毕竟西塞山的山寨不是什么绝险的地型,又不是夷州兵马习惯了的夷州型防御工事,真要是打大发了,仅凭邓艾的几千人可能会挡不住。

        四十汉里的山道,大概是十六至十七公里,对于邓艾手上几千训练有素的士卒来说,即便是急行军也要三到四个小时才能完成。而邓艾他们登陆是凌晨四、五点,到赶到西塞山城寨下时,时间已经是上午八点至九点之间。

        邓艾是个有脑子的人,不会胡乱的去打硬仗。在临近城寨之前,他及时的授意士卒们吃饭休息,并且派出斥候去打探城寨上的情况。等到饭罢觉醒,斥候的回报也到了,就是西塞山城寨的巡逻与防备极其疏忽。当下邓艾也不作多想,马上就命令三千士卒全速前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奇袭。

        也该西塞山守军倒霉。疏忽大意也就罢了,邓艾发动攻击的时候,正赶上这些守军正在开饭……汉时人们的习惯是大食与小食的一天两顿饭,大食是早上十点至十一点之间,小时一般在下午五点左右,邓艾在登陆之后也是算好了这个时间点才发动的攻击。总之一句话,西塞山城寨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落入了邓艾的手中。

        初战小捷,邓艾却不敢大意,第一道命令就是喝令麾下士卒将千余辽东守军全部斩杀。邓艾可是个狠角色,清楚战场上不能有妇人之仁。特别是现在,如果让这些辽东守军有人逃脱,然后去公逊渊或是襄平那里报信的话,自己肯定会死得很惨。

        ————————————————————

        且说邓艾在正午时分占据了西塞山城寨之后,自然是命令麾下的三千士卒抓紧时间加固城寨,同时派人去通知副将把守好后方山道的出口,以免辽东守军有漏网之鱼回襄平那边报信,再就是还要把后继的粮草、器械什么的赶紧送过来。急行军带不了多少粮草与器械,而现在的目标是要用这不足三千人的兵力挡住公孙渊,没有足够的粮草器械那根本就是在扯淡!

        当然了,这个城寨里有一定的存粮,从数量上来算足够原有的千余守军食用半年左右。一般的人或许不会对此在意什么,但邓艾是多精明的人?细看了一下粮米的新鲜程度之后,马上就命人在城寨主帐中找出了粮草周转方面的记录。果不其然,城寨中的粮米是上个月才从襄平那里送来的。按照辽东这边的军方习惯,对这座西塞山的例行补给是每三个月一次,但由于现在的时节已是春初时节,大雪未消之前道路行走不便,所以一次性就运送了半年左右的粮草,下一次的补给得到开春花开,道路上的冰雪消融之后。简单来说,就是说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之内,襄平方面不会有什么军队或人员派到这里来。

        “天助我也!”

        邓艾一想通此节,立时就大呼走运。之前他为什么会让副将带人对襄平那头进行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