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第两百二十五回鱼香肉丝五_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三第两百二十五回鱼香肉丝五

第(2/3)页

四年,也就是趁着老曹和刘备正在打汉中争夺战的时候把辽东给抢了下来,到现在为止也就一年多点的时间,沈阳新城也因此只完成了初步的建设而已,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才刚刚把基础的城墙给修起来……注意是基础的城墙哦!严格的来说,现在的沈阳都还不是城,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个砦。城尚且是如此,而预定的锦沈铁路线更是八字都没有一撇。

        到是柳城……哦对,这时的陆仁已经正式的将柳城更名为锦州。总的来说,陆仁对辽西下手比较早,而且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把锦州南面的菊花港给打理妥当,然后就让拓跋玉和慕容紫英去兴建锦州,时至今日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在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以及有菊花港这个要点可以保证各方面的供应的情况下,锦州现在已经是初具规模。

        这样的一些情况,在夷州晨报里面有相关的介绍,大致上可以看成是陆仁专门开辟出来的军事栏目,而乌丸、鲜卑、夫馀这三方联军会先主攻哪个地区,现时点也常常会引发夷州民众们的热议,犹其是在夷州学院的军事系,更是成为了军事系学员们争论的焦点……这也正是陆仁想要看到的事情。

        周瑜其实早就知道夷州有报纸这玩意儿。事实上早些年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的前后,周瑜曾经来过夷州几次,当时也顺手买过报纸。不过那时的夷州报纸一则还是旬报,二则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新闻方面除了少量的一些政令之外,反到是以娱乐连载为主,用现代的话说那时的夷州报纸到更像是娱乐周刊,所以并没有引起周瑜的注意。

        后来周瑜驻守柴桑、巴丘,与夷州相隔较远,再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讯息传递条件,周瑜对夷州的变化所知并不多。总的来说除了一些主要的情报之外,周瑜就只能是通过夷州的商队来获取一些比较片面的消息而已。而到今时今日,当周瑜再次来到夷州,并且拿起了这份新出的晨报的时候,周瑜才深刻的感觉到现在的夷州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的想像。

        再说句闲话,周瑜看着手里的报纸,心中却在暗暗的感慨说孙权怎么就搞不出这样的东东?不过这话是陆仁没听见,如果被陆仁听见了,诂计陆仁会笑着跟周瑜说孙权如果想搞报纸的话,那么难题可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是高效的造纸工业、印刷工业,光这两样就不是现在的孙权能玩得转的了,要知道现在的陆仁其蒸汽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整个夷州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半工业化的领域,而孙权那里还在玩着小农经济,而且很多相关的东东孙权根本就不具备,这让孙权怎么去搞?

        其次,也可以说是很关键的一条,就是报纸这玩意儿需要良好的讯息传递手段,这又不是孙权方面拥有的东西。

        再接下来,报纸有舆论作用,按说这是孙权比较需要的东东。但是别忘了,孙权与江东本土的士家豪族之间还有着很深厚的矛盾,而报纸这玩意儿要是真的在江东出现,由于其产业性质上的特殊性,除非是孙权能够完全的掌控住报纸产业,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江东本土的世家豪族给把持住,然后江东的舆论就会偏倒到江东本土的世家豪族,如此一来孙氏集团的日子可就不好混了的说。

        再说得简单点,那些封建君主们为什么动不动就大搞文字狱?还不就是想控制民间舆论走向吗?孙权既然知道自己无法掌控报纸这玩意儿,又哪里会允许这东西在江东的地头上出现?

        反观陆仁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多了不说,只说夷州的报业是完全掌控在陆仁的手里这一条就足够了。作为一个现代人,某些事情陆仁还是门清的。

        瞎扯到此为止,只说周瑜看了报纸上的军事分析之后,人也马上就陷入了沉思之中。以周瑜的历史局限性,周瑜很不明白陆仁为什么要把这种军事上的事公开出来,但这并不是周瑜现在会去思考的东西,周瑜思考的是辽东和辽西哪头会成为接下来的主战场。

        正沉思间,陆仁的声音却传入了周瑜的耳中:“公瑾老弟,你这是在想什么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