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金缮修复_我为国家修文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六章 金缮修复

第(2/3)页



        “我本来想跟阿姨要你的电话,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估计我打电话给你,你也不知道我是谁。”

        向南听到农贸市场时,就已经有些无语了。

        去年他在魔都举办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画修复技术全球公开大会时,国家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老妈硬是将他们带回了金陵,在农贸市场那边拍了大半天。

        而且当时,老妈还在自家的菜铺子门前,挂了横幅呢。

        别说是金陵了,估计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人都知道向南家的店是哪一家了。

        向南理了理思绪,又问道:“姚小姐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嗯,确实有事。”

        姚嘉莹捋了捋耳边的发丝,一脸正色道,“我店铺里最近收到了一件现代紫砂壶,已经裂成了碎片,我想请你出手,帮忙修复它。”

        向南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自己不就是古陶瓷修复师?怎么还要我来?”

        “对方要求采用金缮工艺修复技术。”

        姚嘉莹的脸上略有些无奈的表情,淡笑道,“我们姚家对这个并不是很擅长。”

        说着,她又补充道,“当然,不擅长不代表不能做,但这件现代紫砂壶,也是大师作品,价值不菲,而且顾客要求很高,我们不想随意糊弄,毁了一件上好的紫砂壶。”

        金缮这个词,在倭国语中称为“kitukuri”。

        实际上,金缮源自于华夏,在本质上,还是属于修复的范畴。

        金缮修复是一种传承古代的金漆陶瓷修补技艺,可以将破碎的器皿,粘接好之后,再在接缝处用金粉进行绘画。

        用金缮修复,多数人看到的是金漆或漆色的装饰效果,很少有人关注漆在结构基础上起的作用,漆的粘性大,稳定,关键是这样的天然黏合剂没有化学污染。

        所以,金缮工艺也被人称之为漆缮工艺。

        只是,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制瓷业的发展,瓷器的胎体越发地细腻坚实,使得金缮修复工艺在华夏逐渐没落,反而在衡倭国、交趾、星岛等地发扬壮大,而且都有了各自的金缮流派。

        中倭地理位置相近,且倭国几千年来的日用陶瓷发展中,一直以陶器阶段为主导。

        因此倭国具有几千年的金缮历史。

        在倭国,金缮一词,被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