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亲征在即_明朝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九章 亲征在即

第(1/3)页

  天子亲征本来不是坏事,原本大臣们也没有太大的意见,百年前洪武太祖和永乐大帝不知御驾亲征过多少次,将北元蒙古余孽打得一退再退,几如丧家之犬,大明的国威一时竟堪比汉唐鼎盛,周边无数蛮夷邻国纷纷来朝,尊大明为宗主国,这些功绩大部分皆是太祖和永乐皇帝亲手打下来的。

  然而今曰大臣们如此反对朱厚照亲征,自然事出有因,太祖和永乐皇帝可以这么干,但你正德皇帝不行。

  只因数十年前,朱家皇族里出了一个不怎么靠谱的皇帝,英宗。

  这位皇帝其实是个很儒雅很有风度而且口才极好的皇帝,书读得不少,实事也干过许多,按理说实在不应该被满朝大臣当成反面教材,可惜这位英宗皇帝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太过狂热奔放,而且对身边人太过信任,一旦信任便挖心掏肺,就跟当初朱厚照宠信刘瑾一样。

  被英宗宠信的人姓王,名振,算是刘瑾的老前辈,刘瑾弄权乱政,残杀忠良,敛财索贿等等一系列坏毛病全部继承了王振。

  权力大了,人自然要有理想有追求,太监这个群体虽然残缺,但是他们仍身残志坚颇为励志,权倾朝野的王振于是想干点大事出来,好让自己像郑和郑公公一样万古流芳。

  于是王振像个传销骗子展下线似的蛊惑英宗,鼓吹英宗效洪武和永乐皇帝那样御驾亲征,立一番越祖宗的丰功伟业。

  英宗儒雅文静的外表下隐藏着好大喜功的灵魂,二人一拍即合,于是出兵五十万北征,声势浩大出关与瓦剌大战。

  最后的结果世人皆知,五十万将士一败涂地,无数大明的名将勋贵战死,甚至连英宗也被活擒,这一战在史书上留下了大明最耻辱的一页。

  土木之变成了大明皇帝和文官们心底的痛,这也是今曰大臣们众口一词反对朱厚照亲征的最大原因。

  朱厚照心中充满了无奈,没办法,摊上那么一个不争气的祖爷爷,连朱厚照自己都忍不住想骂他一声“昏君”。

  幸好朱厚照觉得自己比英宗强,强在他有一位忠臣能为他分忧。

  秦堪说了一番皇帝御驾亲征的理由后,满殿竟无一人出声。

  秦堪的话不容易辩驳,因为他把太祖和永乐皇**抬出来了,文官们天天挂在嘴上的天子守国门的气节也抬出来了,甚至很直白地说当今陛下不是奶娃子……这些话可谓处处设了陷阱,文官们在朝堂上斗了一辈子,焉能听不出来?

  满殿一片寂静,此时谁也不愿意出来跟秦堪辩论,右都御史屠滽已气得拂袖悻悻退回了朝班,摆出一副“我懒得跟你吵”的高傲嘴脸。

  朱厚照见秦堪一番话竟占足了上风,焉能不懂趁热打铁的道理?

  于是趁着满殿无声,朱厚照站起身大声道:“逆王谋反,生灵涂炭,朕御驾亲征是为鼓舞平叛将士们的士气,督促下面的武将官员迅平定叛乱,令百姓生灵们少受几曰战火肆虐,令天下子民少几家妻离子散人亡的惨事,朕敢问诸卿,朕哪里做错了?哪里昏庸了?让朕安安稳稳坐在京师享受锦衣玉食,视饱受涂炭的江西百姓们的哭嚎惨叫如无物,这样的皇帝有何资格坐拥天下?”

  秦堪再次站出来补刀:“陛下离京,不止御驾亲征这一个目的,还可以看看从京师到江西这一路的风土人情,考核各地官府官员在民间的风评,了解百姓疾苦,将来改善民生,本国公敢问各位同僚,如此激烈急切拦阻陛下出京巡视,到底是何心思?地方官府每年给京中同僚们奉上重礼,难道就是为了堵你们的嘴,让你们拦着陛下不准出京吗?地方上有什么东西是必须要捂住盖子不能让陛下看见的?”

  这番话可谓诛心之极,殿内大臣们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京官哪个不收礼?每年地方官员进京述职,照例总要拜访京师六部九卿官员,深夜里不知有多少金银美婢进了官员们的府邸,这已成了京官们的常例,见怪不怪了,包括李东阳梁储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