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集 我家姑娘没花戴_红楼之磨石为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集 我家姑娘没花戴

第(1/3)页

    扬州和察里津凤凰城都是水城,也都是靠着内河运输兴盛起来的城市。

  但这两者在军事家的眼里,凤凰城明显更是战略要塞,扬州只能旅旅游。

  不同于三面环水只有一条陆地作为进出口的凤凰城。扬州则是一面邻水四面有门,茱萸岛和扬州城隔着一条运河东西相望。

  茱萸州码头作为对外贸易码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不说海运,就说漕运,南来北往的货船和客船每天都在千艘左右。控制了茱萸州,也就是实际控制了扬州。

  李修酒醒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修建茱萸州要塞,改建扬州城防。

  金陵距离维扬不过二百余里的路程,走水路经长江进入里运河,必经茱萸湾,这也是扬州的东城关。

  丢了茱萸湾,金陵就能在茱萸湾驻兵,要是他们把金陵城防的“大将军炮”拆卸来运到这里的话,一炮五里的大家伙准能砸烂了东门关。

  更不利的是,他人少。

  扬州府军五千,盐漕两家加起来不到六千,战斗力还不足。

  能打的就是他带来的一万安西兵。

  对面呢,吃鸡腿的童重工交代说,已经有了四支府军进城,还都是大府军。

  金陵自己就有三万,镇江来了一万,中江(芜湖)来了五千,徽州来了一万五,宣城五千。

  再算上江南大营的五万战略主力,金陵对外宣称的十万大军,是有的。

  十万对两万,优势在我!甄应嘉在金殿上如是说道。

  两万对十万,是锅夹生饭。夹生饭就夹生饭,也要吃掉它!李修夹着烟卷嚼着辣椒斩钉截铁。

  扬州城实在不是个能守住的城市,金陵火炮的数量可不少,拉出几十门运过来一顿猛轰,城破只在顷刻间。

  唯一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江南水网纵横,骑兵的运动空间狭小,能来的也就是步兵,火炮的重量又限制了它的移动,船运应该是金陵方面最优的选择。水陆齐至,对方必然要作出这样的选择。

  李修蹲在地下画图给大家看:“我方人少,算上我的人,两万出头。敌方集合了四支府军,也就是八万到十万。四五倍与我,死守必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场仗不能是打死仗,要打活仗,要跑出城去打,要在敌军行进的路上打。”

  一抬头,一圈人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就这么些人,您还要拉出去野战,城不要了吗?

  “盐漕两家守家,一个在茱萸湾,一个在东城关,府军跟着我城外运动作战。就这么定了,散会!”

  “别别别!”两位把总赶紧拉着李修:“督帅,我们就那么点人手,怕守不住啊。”

  李修一人胸口怼了一拳:“蠢得不要不要的,就属你们人多还不自知。”

  “啊?”

  “在那呢?”

  李修招呼大家:“看我怎么变出十万天兵来!”

  真是坐拥金山而不知,盐漕两家都有着一大批的工人队伍---搬运工!

  他们不搬水也不搬福岛的桃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码头抗运着货物,肩挑手提的养活着妻儿老小。

  这个阶层自打他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革命的基因。卡尔写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巅峰期,大批的无地游民进入了工厂做工,催生了大批资本家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了无产者。

  卡尔敏锐的发觉了这个新兴的阶级,他们有组织,有技术,有社会价值和资本价值。绝对是革命的主力。

  李修也盯上了这支队伍,三万多人的庞大队伍,只要组织起来,就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先锋队。

  漕运总兵一个劲的犯迷糊,那些卖苦力的能打仗?

  李修表示看我的,只要一个月的时间,我能让他们脱胎换骨。

  过了一天,知府衙门出了一份告示,贴的大街小巷哪哪都是,内容只有一个,晚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