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树挪死人挪活_原始人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树挪死人挪活

第(3/3)页

录还是传说,都提到地面震荡开裂,大山崩塌这些内容。

  因此徐晨轻易就能判断出,当初在西北方向,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剧烈的大地震。

  五鬼族的祖先最早在地震之中往东南方向迁徙。

  继而才是拱火族。

  再然后是乌族和羽公族。

  乌族的迁徙时间应该在三百到五百年之间,而且还准确的记录了天降火球,大地燃烧的情况。

  那么乌族祖先遭遇的可能是陨石降落或者是火山喷发。

  若是从地震角度来看,火山喷发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境内有两大岩浆活动剧烈区域,也是中国境内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一是吉林长白山,二是云南腾冲。

  而像长白山这种规模的火山喷发,一次性可以毁灭直径上百公里的区域,面积近八千平方公里内的原始森林和动植物毁灭殆尽。

  对于这个时代的原始野人来说,若是生活在火山附近,遭遇到这种规模的喷发和引起的地震,必然会认为是天神或者恶魔的震怒或者战争,除开惊恐四散奔逃之外,不会有任何多余的心思去观察和判断。

  而根据这个时代的人类迁徙的能力来判断,这种逃亡距离不可能太远,或许几百里,上千里可能就是极限,毕竟一个部落不过数十上百人的规模,到处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在极度缺少食物和安全生存的环境下,拖儿带女扶老携幼不可能流浪几千几万里寻找新的家园。

  也就是说,五鬼族、拱火族、乌族和羽公族,这四个不同的部落族群在不同的地质活动时期从西北方向如同潮水一般接连往东南迁徙。

  它们迁徙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因为地震或者火山活动。

  但迁徙时间可能相隔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不等。

  最终都在这一片比较安全的区域陆续扎根下来繁衍生存,成为了新邻居的同时,生活习性也从原始古老的深山密林之中逐渐往低矮的丘陵山区转移。

  因为还没有学会建造房子,因此他们暂时还无法摆脱山的束缚。

  但越往东南,实际上因地制宜居住环境都在发生变化。

  河对岸的南方土著是模仿动物挖掘地穴居住生存。

  而五鬼族是利用大树和地形挖掘树洞生存。

  因为越往南方,地形越发平坦,山洞越发难以寻找,人工开掘洞穴或者搭建窝棚就成了必然。

  由此也能看得出来,越早往丘陵平原方向迁徙的种族,在生存适应和动手能力上就越强,进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这个结论也符合曾经地球各族文明发展的规律。

  特别是在中国表现的最为明显。

  华夏从炎黄部落开始,从黄河上游高原地区往关中平原扩展迁徙,逐步开启了农耕文明,然后发展出来灿烂辉煌的秦汉文化,而那些停留在大山和高原不曾往平原迁徙的种族,比如羌族和东北长白山大兴安岭之中的一些古老部落,到了秦汉时期还处在半蛮荒阶段,即便是到了宋明时期还处在采集游牧阶段,生存方式依旧停留在石器时代。

  所以,树挪死人挪活。

  老祖宗这句话总结的非常具有生存哲理。

  人类只有不断的迁徙运动,寻找更加合适的生存环境,才能一步一步发展到更加高级的文明。

  从早期智人走出非洲,到最终散布到全世界每个角落,探索和迁徙运动一直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动力。

  而那些不喜欢迁徙运动的种族,最终要不灭绝了,要不都变成了非洲那种好吃懒做的落后面貌。

  因此面对即将进入的这片区域,徐晨激动的同时又有些紧张。

  这些和五鬼族同一个祖先的部落,应该比此前的拱火族和乌族更加先进和强大,他们的巫,应该更积累了更多生存的手段和方法。

  至少在徐晨看来,五鬼族的大巫明显要比拱火族和乌族此前的大巫更加睿智一些,也更具智慧,懂得审时度势。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