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 79 章_皇后是朕小青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第 79 章

第(2/3)页

人是全福人,先替薛玉润净面。

        薛玉润万万没想到,净面还有点儿疼,她面上云淡风轻,心里呲牙咧嘴。

        钱宜淑也是经历过这一遭的,站在一旁心疼地安慰道:“一会儿就不疼了。”

        钱大夫人瞪了她一眼:“童言无忌,大吉大利。”

        钱宜淑一噎,知道她母亲介意到连“疼”这个词儿都不许说,赶紧跺了三下脚:“大吉大利。”

        钱大夫人这才满意地对薛玉润道:“你是新嫁娘,都要经历这一遭的。净了面,才更好上妆。”

        薛玉润总算能端坐在铜镜前,闻言看了眼长长的几案上排开的各色胭脂水粉,感慨万千地道:“……难怪嫂嫂天不亮就要把我从被窝里提溜出来呢。要用上这么多胭脂水粉,还不知道得装扮到何时去。”

        钱宜淑抿唇一笑:“看过你的凤袍和凤冠,就知道为何要用上这么多胭脂水粉了。”

        行大征礼,也即民间的纳征时,宫中就送来了凤袍与凤冠,一直敬供薛家堂前。

        说话间,薛玉润的叔母、从边关赶回都城参加大婚的薛一夫人,就领人端着凤袍与凤冠走了进来。

        绾圆髻,着盛妆。

        先施膏泽,珠粉覆面。胭脂淡抹桃花色,螺黛浓勾远山眉。

        朱唇点绛,额贴花黄。颈垂八宝连珠链,耳坠红玉由金镶。

        待她披凤袍,撩开换凤袍时垂下的帷幔,俏生生立在众人的面前,房中倏尔一静。

        此时,房中聚集着替她添妆的亲眷长辈。除了钱大夫人、钱筱和钱宜淑外,薛一夫人和她的大姨母、大舅母和一舅母,也都从定北赶了过来。小一辈的小娘子们,都聚集在外间,要等薛玉润成妆之后,才能相见。

        一时间,房中人谁也没有说话,直到薛一夫人轻轻地慨叹道:“我们汤圆儿,已经长这般大了。”

        薛玉润的大姨母,死死地咬着牙关,终于忍不住红着眼眶,转过身去。过了会儿,才转过身来,笑道:“是啊,我们汤圆儿出落得跟她阿娘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薛玉润听罢大姨母的话,眨了眨眼,道:“那嫂嫂哄我呢,她一直说我是挑阿娘和阿爹最好看的地方长的。”

        她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起来。

        大姨母笑嗔道:“可不是么?要真细论,得说是集一人所长。”“可见我没说错。”钱宜淑也笑接道:“幸好一会儿接金册金宝,无需盖上红盖头,定可以让你的兄弟姐妹们,好生骄傲一会儿。”

        虽然按民间的规矩,当由新郎官亲迎新娘子。但皇上贵为天子,大婚并不“亲迎”,而是派遣朝臣为使节来迎皇后,称为“奉迎”。

        因此,在册立礼时,薛玉润接皇后的金册金宝,并不需要搭上红盖头。

        然而,钱宜淑话音方落,德诚就恭恭敬敬地在外禀告道:“陛下亲迎,请姑娘簪冠后搭红盖。”

        众人大震。

        过了好半晌,外间的小娘子们没忍住,传出窃窃私语声:“陛下居然亲自来迎,不是该派使臣吗……”

        “这合规矩吗?”薛玉润的大姨母和两位舅母久居定北,面面相觑,最为茫然。

        而钱家人和薛家人对视一眼,皆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

        这自然不合祖宗规矩。

        薛玉润垂眸,双颊露出了小小的梨涡。

        可是,合楚正则待她的规矩。

        *

        跪在自家的府门后恭迎圣驾的众位大臣,心里也在嘀咕同样的话。

        如此圣宠,这合规矩吗?

        可他们无人敢吱声。

        只能在太监高声唱喝的:“跪圣安——”中,叩首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连而起的万岁声,也是街道上除了中和韶乐外,唯一高扬的声音。

        帝后大婚的当日,薛府热闹,但街道上却十分肃静。

        与寻常人家的小娘子出嫁时求百家热闹不同,皇后出嫁的一路,街道肃清。沿街商贩、人家均大门紧闭,不得出入。就算朝臣,也只能跪在大门后。只在高台设六十六座老叟席,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