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归心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归心

第(1/3)页

  吴中多才俊,首推青丘子。

  这位青丘子叫高启,因为隐居在吴淞江边的青丘,因此自号青丘子。他又开馆收徒,门人弟子众多,便是在巨儒硕卿之间,也是名声显扬,无人不知。

  按理说这样的士林名人,应该是年高有德,胡须飘洒,风度翩翩,焕然神仙中人才对……不过事实上高启今年刚过二十,风华正茂,文采激昂。

  早在几年前,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张士诚就把他请过去,引为幕宾。只不过高启这人孤高耿介,目下无尘,加之年纪轻轻,在张士诚的手下名声不显,地位也不高,他也不在乎,反正每月领一份俸禄,安心在家教书,有空了就去赋诗下棋,好不快活。

  可是就在几天前,张士诚把他请过去了。

  别看老张是个盐贩子出身,但是他对士林中人,  十分敬重,哪怕是年幼的高启,  他也礼数周全,  请上座,  奉好茶,寒暄了好一会儿,  张士诚才感叹道:“今日请青丘先生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请你帮忙参详。。”

  高启忙躬身道:“大王有何吩咐,  臣自然勉力为之。”

  见高启恭顺,张士诚更加高兴了,索性一拍桌子,连声感叹,  “本王苦守高邮数月之久,大破脱脱百万雄兵,却没有料到,  竟然让朱重八捡了便宜!这个贼秃霸占金陵,  东征西讨,地盘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  简直就是我的心腹之患!”

  张士诚破口大骂,  满肚子苦水,  高启就这么听着,也没说什么,反正你把朱元璋当成心腹之患,  朱元璋倒是未必这么想就是了。

  足足过了一刻钟,张士诚才停下来,好容易恢复了正常。

  “那个……青丘先生,  目下朱元璋的一个心腹叫张希孟,他似乎比青丘先生还要年轻几岁。现在号称要重定纲常,  再造乾坤。他写了好些文章,要教导士子,真是好不猖狂!”

  高启对军国大事没啥兴趣,可一听这些话,  顿时瞪圆了眼睛,  忍不住道:“纲常天定,  非是圣贤人物,  如何敢说重定纲常?还要把自己的文章放在学堂里,教导读书人,就不怕贻笑大方吗?朱元璋重用狂生,听信狂言,只怕也不是什么英明雄主,大王不必担心。”

  张士诚翻了翻眼皮,真不用担心吗?

  别看他那么骂朱元璋,但他在朱元璋手里倒了多少次霉,他自己清楚。最近一次,连罗贯中都跑了,足见朱元璋还是有些东西的,过分轻视对手,可不是好习惯。

  张士诚轻咳道:“青丘先生所讲,的确有理,但是兵法也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本王自然要弄清楚朱元璋在干什么……诚然他的方法有用,也未必不能学过来,博采众长吗!再有一件事,朱元璋能蛊惑人心,本王就能正人心,靖浮言。我的意思是想请青丘先生出面,驳斥张希孟的胡言乱语,以正视听!”

  高启顿时沉吟,其实听到张士诚所说,他就恼怒了。毕竟孔孟之后,能称得起儒家圣人的,几乎没有。

  哪怕是董仲舒,朱熹,也最多半圣而已,他们也不敢说重定纲常,不过是修修补补罢了。

  高启虽然年幼,但是学问不低,他精研儒家经典,又粗通佛道,属于三教合一的高端人才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知道这件事的难度,不光需要学问精深,还要格局宏大,至少要能跟孔夫子相提并论,方能推陈出新,不然的话,只会贻笑大方。

  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人,居然有如此志向,要吗就是天生圣贤,要么就是一个疯子。而且后者的可能性,比前者大得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