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切都是为了玩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切都是为了玩

第(2/3)页

准等人投来的鄙夷目光。

  “前日,臣还听闻,大皇子身处辽军大营昏睡之际,万米高空处曾出现了日晕霓虹这种不详预兆…得天之幸,幸得天佑啊!大皇子苏醒以后,此等预示着兵祸的不祥征兆,竟在转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陛下!臣略懂星相之术…是以,臣认为,大皇子定是那掌管世间文运的文曲星转世,这才能够以一己之力影响战争走势,且创作出此等举世无双的启蒙读物。”

  “星官下凡,造福大宋,施恩万民,岂有将其置身于宫外泯没于皇室的道理?”

  刚被提升为资政殿大学士的王钦若,那日,跟随官家返京的他,在见到群臣力谏官家不要违背先帝遗诏的那一刻起,他就在琢磨着怎么借此良机打压打压朝堂中这些老王八蛋们。

  没错,在王钦若的眼中,像什么毕士安、寇准、王旦还有曹鉴、郭贤、潘伯正这些虚伪愚昧且不知变通的士大夫们,一个个的,都是老王八蛋!

  想他王钦若也是才高八斗,经腹满轮,却只是因为出身于江外之地,在这朝堂之上,竟屡屡被这些老王八蛋们欺负排挤。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为重要的是,在王钦若的眼里,太祖皇帝还有太宗皇帝他俩,你说你龙驭宾天就龙驭宾天呗,瞧瞧留下来的是什么破遗诏啊!

  太宗先帝的“不许刘娥入宫为妃”,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嘛。

  还有太祖皇帝留下来的“不用南人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这些遗训,咋了,盛唐时期江外都有名相张九龄,怎么到了大宋这,南人就不行了?

  是以,对于特别想当一当宰相的王钦若而言,他要循序渐进,一点点撬动赵氏祖宗留下来的家法,以此达成自己坐上宰相位置的最终目的。

  幸运的是,大皇子太给力了!

  至诚至孝感动上苍就不说了,这几日,汴京城内没听过刘娥母子二人的,应该是不多了。

  现在呢,再瞧瞧这朗朗上口的《三字经》,以及拼音字母这一全新的注音识字方法……

  无需多想,王钦若心里很明白,当下这个时候,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两样之于整个儒家的重要性。

  所以嘛,此时此刻,只需先人一步,动一动嘴皮子,整点锦上添花的事儿,没准就能遂了官家的心愿。

  太宗先帝的遗诏被破,那太祖皇帝的遗训,还会远吗?

  “陛下,臣附议!太多的且不说,臣以为,执国便如执秤,当以公而求平,不平则不稳,不稳乃是国之首祸…是以,有功不赏,非明君之道!”

  “刘娥母子二人,为国,为民,为了陛下,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莫大牺牲与贡献,如若还执着于先帝留下来的一份口头遗诏…这恐非明君所为!”

  言语之人,是刚被提升为三司使的丁谓。

  较之王钦若,他更有才华,野心也更大。

  只不过,和王钦若一样,他也是南人。

  “陛下不可!”

  “陛下……”

  此时此刻,郭贤和曹鉴这俩最不希望刘娥母子进宫的士大夫,他们身上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却又不得不在其他人陷入犹豫的时候赶紧站出来。

  然而还不待他二人把话讲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就是,看不出有任何不悦神色的官家,竟然一锤定音道,“刘娥与大皇子进宫一事,以后无需再提,她二人不会入宫了……”

  接刘娥母子二人进宫,赵恒日思夜想,天天盼着。

  然而昨日恩爱过后,刘娥与他讲了,自家好吉儿一点都不想进宫。

  其一,是不想让他这个父皇左右为难。

  其二,是不想失信于阿茹娜这个救命恩人,待到春暖花开时,可以随时随地带她外出游玩。

  其三,则是吉儿讲了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表达了已经过了外傅年龄的自己,想要外出游学的念头。

  《礼记·内则》有云:“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郑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