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九月九,老道现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九月九,老道现

第(1/3)页

  身处紫禁城当中,小日子,过得无聊且忙碌。

  对于现如今的王迪而言,皇帝这份职业,他干得是愈发熟练。

  军权在手,天下我有。

  懂得这个亘古不变的至真道理,一切就都好说了。

  再辅以《矛盾法则》,抱着“快乐做人,轻松做事”的心态……

  在文官之首,也就是吏部尚书王直被罚俸半年,且免除首年远洋通商名额举荐权以后,满朝文武百官,他们一个个的工作态度,变得愈发认真了起来。

  有此效果,王迪倒不怎么意外。

  底层乱七八糟的事,太多,多到他懒得且也没有功夫事事去管。

  再者说了,啥事都要他来管,还要这满朝的臣子们有何用呢?

  是以,王迪本着抓大放小、以大制小的思路,在与臣子们和和气气过去一周的时间以后,随便丢出几份弹劾,便率先拿王直开了刀。

  当然了,之所以动王直,也存在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消减一下江西帮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要知道,目前内阁首辅杨士奇、吏部尚书王直,还有锦衣卫指挥使袁彬,身居如此重要之职的他们仨,可都是江西人呐!

  别管他们私底下有没有什么往来交情,但该有的警告,还是不能缺的。

  因为对于非江西帮的臣子而言,即便这三位私下没有任何交情可言,只有他们仨没有大的争执,那么单凭老乡这一点,就值得多数人心生顾虑。

  况且,别的且不说,大明朝这些年以来日益败坏的吏治,直接负责天下官员升迁贬黜事宜的王直,他绝对是难辞其咎。

  小以惩戒,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若在年底之前,整个吏部依旧没有太大改观的话,王迪不介意撤掉已近古稀之年按例该上疏请求致仕的王直,换上个更听话懂事的狗来替他做事。

  与此同时,在目前看来已是补全细节的新政,于九月四号,也已加盖皇印通告全国。

  瞬间,整个大明朝,如同锈住的齿轮那般,在新政这一剂润滑油的作用下,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渐渐转动了起来。

  至此,亲自负责掌控大方向的王迪,个人时间…尤其是玩小妮这一块的时间,被压榨得属实太多。

  忙碌一天,抱着美娇娥睡觉的时候,明明已经狠下心来不想再去管那些堆积在桌案上的奏梳……

  可惜的是,一大早起来,不管是强迫症也好,还是责任心也罢,君臣奏对、批阅奏梳,已经慢慢融入到了王迪骨子里,直至九月初九重阳节。

  ...

  重阳节这一天,除却登高祈福、拜神祭祖、赏菊辞青活动以外,于大明朝的皇帝而言,给太后和太皇太后及朝中年过半百的臣子们摆敬老宴祈寿,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

  再加上新政刚刚实施,本着“要叫马儿跑,得叫马儿多吃草”的心态,此次于乾清宫举办的重阳大宴,规模还是比较庞大隆重的。

  根据李复先前报上来的活动准备方案,殿廊下布五十席,丹墀内二百四十有四席,甬道左右放置了一百二十有四席,丹墀外左右更是布置了三百八十有二席。

  整个重阳大宴以飨众官的席面,总计有八百席之多!

  参与宴席的这些人当中,有皇亲国戚,也有朝中重臣,还有随机从民间挑选出来的高龄老人。

  ...

  午时正点,湛蓝天空下,白云朵朵。明媚的阳光,不是很刺眼。

  一阵习习秋风吹来,夹杂着浓郁的酒香肉香味道,从耳畔鼻尖处轻轻掠过。

  一身常服装扮的王迪,居高临下,俯视众生。满脸笑盈盈的他,环顾四周过后,准备于宴席开始前,做个简短的开场致辞。

  “仁爱孝悌,家国天下……”

  “《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朕以为,没了自古流传至今的中华美德,家,便不成家…无家,又何来国?”

  “天下万民构建起来的家庭,是大明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家的和睦,即为大明朝的繁荣昌盛。”

  “家和万事兴,国泰百姓安!”

  “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