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烫手的战功,稀烂的牌局。_大唐里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1、烫手的战功,稀烂的牌局。

第(2/3)页

?”
  赵吉利嘿嘿嘿地笑,“瞧你这话说的,搞得好像我就识字似的。”
  “说正事!”赵正收起了笑容,道:“于阗如何?”
  “太远了!”梁珅说:“从龟兹到于阗,不抄大漠近路,月余!鞭长莫及。是以接到你的军令之后,我们就带队回来了,只留了二百民军。其余两千四百人,驻了莎车。”
  赵吉利补充道:“那些个地方是真的比以前的平凉还要穷,我以往是不知,那鸟地方一入冬,又冷又苦,要吃的没吃的,要人没人。我就不知道,要那地方作甚用!要我说,莎车以南,都不要了。咱胃口也没那么大,这么大的地盘,我们怎么守得过来?”
  “于阗不能丢!”赵正斩钉截铁地回绝,“于阗虽然远,但那是南下高原的前沿。安西大军远征吐蕃,于阗便就是支点。吐蕃人下了高原,拿了于阗,也能作为北上疏勒的跳板。不过约茹人此战损失太大,尤其上约茹,怕是十年内都无力再战。”
  梁珅点头,道:“可上约茹没人了,象雄就能补进。于阗仍然是座危墙。眼下我们手里没有多少兵力,守于阗不如守莎车。只要守好疏勒门户,他们就算想要打,也要跨过半个安西来,对我有利。”
  “你们自己定吧,我不干涉。”赵正一想也是,如今大局已定,约茹无力回天。就算再开战,怕是也要等上数年。于阗只要象征性地驻扎即可,一旦有事,仍旧以疏勒为重点。此时莫说南征高原,他带着安西人过日子都觉得度日如年。
  不算西线几个重镇,就算上龟兹、焉耆、西洲、伊州,这几处如今有民八万。这八万还大多都是老弱,自保尚且捉襟见肘,全靠一丁点粮食勉强糊口。眼下最紧迫的,是要垦荒开地,种粟种稻。
  更别说战乱更加严重的西线,就疏勒几个城池,连年打仗,唐军来一波,回鹘人来一波,吐蕃人再来一波,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是何等艰难。
  安民抚民是战后的关键,不能让百姓流离失所,也是为了站稳安西的脚跟。
  人都没了,他赵正这个都护还要怎么当?
  但苦于没有劳力丁口,靠这些老弱病残一年又能有多少粮食入帐?
  赵吉利不太关心这些事情,只挤眉弄眼,问道:“按说此次元良运筹帷幄,收复安西功劳甚巨,朝廷这回又赏了你什么爵位?至少得是个县公吧?我怎么就听说这回你什么也没捞着,就只升了个无关紧要的都护?”
  赵正“嗤”了一声,没吭气。梁珅却道:“这事在军中传得也广,远在于阗时,玄甲军都在议论。不过我觉得,这是福,不是祸。”
  “不说这个事。”赵正闭口不谈。朝堂的嘉奖敕令来之前,凉王赵硕就已经给他写了信。信中说,陛下认为安西象征意义高过实际意义。安西开疆远没有安抚回鹘来得重要。如今回鹘新汗继位,朝政把持在国母乞力柔然的手中。其中如何处理大唐与回鹘的关系,至关重要。
  不过有战必有赏罚,行军打仗均以功过论之,否则难以服众服军。是以,朝中商议决策,着赵正重建安西都护府、军,并升安西都护。至于爵位,则不再进赏锡。赵硕猜测,这也是圣人为了平衡凉州与安西的关系才审慎做出的,未必是为了打压军功。安郡王知悉后也表示赞同,认为赵正升迁过快,容易物极必反,遭到太子一脉暗中调理。是以凉王殿下让赵正莫要心灰意冷,等再建奇功之时,一并升赏。
  其实赵正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对他来说,当初在铁门关放水那一刻时,他便想到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旦大赏,他便要成为朝堂的焦点。他还担心若是封赏过为厚重,远在凉州的凉王会不好自处。毕竟凉王也只是与苏毗人战和,而他却是灭了上约茹,击溃了下约茹,且花费颇小,效率奇高。
  朝中便就有这些长舌妇,亦或是有些心怀不轨之人,喜欢拿着两件事情相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