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太平_大唐里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5、太平

第(2/3)页

,军营扩改,这便是法宝。”

  赵正就笑,“不至于,殿下!吐蕃人早就会了,只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臣当日在吐谷浑,就是借了这水道,才烧了吐蕃的粮草。是以日后建造太平仓,  殿下可要小心提防。莫让人循着我的路数,  趁了空隙才好!”

  赵硕哈哈哈地也笑了起来,  赵正在吐谷浑的经历他早就得知,特别是钻了吐蕃人的粪水渠这一节,让王渠让笑了赵正许久。

  “元良乃神人也,这天下之人,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赵元良了!吐蕃人到如今,怕是都不知元良是如何进的粮仓,又是如何逃脱的。”

  赵硕夸赞了一番,背着手又在营中巡视了一圈。石墙也已砌好,墙上大唐军旗树了起来。

  两人爬上了墙头,从此处可远眺平凉的后山。赵硕转了个身,看着大通河对面的广袤草场,忽然叹了一口气。

  “元良,军马场一年能出多少军马?”

  “这个主要还是看殿下投入多少。如今河陇军马皆为农户代养,都督府能省下不少钱。只是代养的军马品质参次不齐,而且让农户的负担大了不少。前几年便有军马饿死的现象。”赵正道,“臣提出的军马场其实与太平仓是一样的,关键还看殿下的投入。”

  赵硕“啧”了一声,摇了摇头,“军马场暂且搁置吧。等渠让招户之后再议。至于你说的太平仓,便又是为何?不都是储藏粮食的么?各州各县都有府仓,为何要多此一举?”

  “不然!”赵正解释道,“府仓的粮食是上交后的余粮,储存起来,是应急的。太平仓虽然也有应急的作用,但主要还是平抑粮价。而且府仓的规模都不会太大,太平仓依投入而言,投入大则大,投入小则小。”

  赵硕看着他,皱着眉头,“你说点我能听明白的!”

  “是!”赵正点头,从头说起。

  对于河陇来说,军政一体是趋势。兵出于民,民依于府。既有扩军意愿,自然要从财政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