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人均巴图鲁,个个吴三桂!(求订阅,求月票)_活埋大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8章 人均巴图鲁,个个吴三桂!(求订阅,求月票)

第(1/3)页

  朝鲜,汉城府,高阳县。十一月十三日。

  经过三天的行军,康熙皇帝亲领的十万清兵,现在已经开到了离汉城城墙只有三十多里的高阳县境内,并且依着即将要封冻起来的汉江扎下了大营。

  而康熙皇帝的行在,则摆在了小小的高阳县城之内。

  此时此刻,原来的高阳县衙,现在的大清天子行在的正殿当中,都是穿着黄马褂,戴着红宝石顶子或是东珠顶子官帽的八旗各军的管军大臣、固山都统,以及几个蒙古札萨克旗的郡王。

  他们这些人之所以都穿黄马褂,那是他们人人都赐了巴图鲁勇号,人人都赏穿了黄马褂,当真是众勇盈朝了——这个巴图鲁刚开始“发行”的时候,谁得了一个就好像得了个什么宝贝一样,倍有面儿。可发多了以后,那些管军带兵的谁要是没个巴图鲁,没件黄马褂都没脸见人了。。所以他们就会向康熙上折子讨要!

  这事儿要历史上的康熙大帝遇上,非得把人抓去宁古塔劳动改造不可。

  巴图鲁和黄马褂还能自己上折子要?这只能是皇上给,下面的人接着才行。

  可现在康熙得哄着那帮军头了,一个空头巴图鲁加一件黄马褂能值几个钱?他怎么能不给?而且他都给了那么多了,没拿到的心里不舒坦,感到被皇上忽视,下面的兄弟也觉得没面子......所以还是给吧!

  只是向军头让步的事儿,开了头就很可能会刹不住,很容易越让越多,搞到后来军头就成了军阀!

  不过给军头放权带来的短期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譬如部队的战斗力得到提升,同时部队的维持费用下降。

  也不知道是不是赐了巴图鲁,  赏了黄马褂,还是快给康熙“宠坏”了。这些个大臣、都统和郡王现在说话的嗓门都粗了不少,  趁着康熙没来,  都在大声武气的交相谈笑。

  康熙这回凑了十万大军,  其中八旗新军的万人固山有八个,每个旗都抽了一个,  漠南、东道蒙古四盟的骑兵抽了两万,由四个王爷领着。

  总共就是十二个带兵大将,再加上十二个都统或副都统,  总共就是二十四人,现在是人均黄马褂,一个比一个神气。

  包括那四个蒙古札萨克郡王在内,他们所率领的部队,在过去的两三年内,  都有脱胎换骨一般的改变。

  而部队的战斗力,  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  那真是大大提升了!

  在这次出兵朝鲜的过程中,  他们这些带老了兵的行家就能感觉出来。部队的集结速度、行军速度都明显提升,而且也更能吃苦。进入朝鲜之后和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