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集 亮亮北上_乡村小吏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二集 亮亮北上

第(2/3)页

自己的江山社稷打下基础,成祖皇上可谓是用心良苦。但实际上船厂刚建立,成祖皇帝就去世了,也就没派上用处,现在李总兵准备起船厂再恢复,有些技术上的事需要各方协助。”

        “公子,船厂有了,运输跟上去了,看来北方也要有事干了!”章伯添了话题。

        “现在安南的事解决了,倭国,皇上派柴山公公携带一份给足利义教的诏书去了琉球,建议恢复关系和增加批准的贸易量。诏书是通过琉球王的斡旋而转到日本的,足利义教很感动,今年会派人来上贡。”

        “朝鲜本来关系不错的。”亮亮顺着爹爹的心思。

        “说的是,朝廷要求5000匹马以供军用。朝鲜马上送来了。很快被满足。皇上也好心,两次对朝鲜王说,不要再用本国不生产的金银器皿作为贡品,并且还要求不要再送除要求以外的任何珍奇动物。”就像一家人那样的亲热。”

        “不过海寿公公去要过处女和宦官,还要求女厨师,还要过猎鹰、猎犬和豹。是朝鲜王李祹亲自挑选7名处女,10名厨师、16名侍女和10名年轻的太监。”章伯喝着酒道。

        “这些你怎么了解的那么清楚?”小舍惊讶的看着其貌不扬,但说话口气十分稳重的老男佣。

        “太监现在都在内城买了房,他们也有男女佣人,这些佣人消息灵通了,又是茶馆的长客,所以宫内一有什么,茶客最早知道。”

        小舍摇了摇头:“难怪杨士奇说,太监在内书堂念了书,有了文化,更加可怕了。”

        “什么内书堂?”亮亮不解的问。

        “前几年宣宗皇帝在皇宫内开设内书房,请大学士陈山教太监们读书认字。”

        “太祖朱元璋时代,深感元朝末年,宦官之祸,规定“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就是为了避免太监们读书写字后想的太多,干预政事。”亮亮振振有词道

        “这也不能说宣宗皇违祖训,成祖发动“靖难之役”,一半功劳在太监的援助和支持,所以在永乐年时,先是派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