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波峰波谷(2)_承德围棋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波峰波谷(2)

第(1/3)页

二与李昌镐的经历有关。

        大家都知道围棋的序盘是最难的。棋盘空旷,更能体现大师的艺术构思。

        从境界上看,初学者不(会)下定式,水平再高一点下对定式,再高者选择合理定式,然后是创新定式乃至局部不按定式下,最高境界是吴清源大师的“没有定式”。

        序盘与棋手的人生阅历、人文素养有密切关系。

        棋手越年长,则人生阅历越丰富,往往序盘功夫越好。年轻棋手,人生阅历浅,序盘功夫自然大都一般。

        但从胜负角度看,在序盘功夫差距不大的情况,序盘有微弱优势,中、后盘难免出现缓手,精力不佳或时间紧张时还会出现“昏着”,因此决定胜负的往往是中、后盘而不是序盘。

        换句话说,序盘的竞技意义要远远小于其艺术意义。

        再加上在现代社会,通讯手段极为发达,只要棋手肯用功,就可以将几乎所有新变化都“背”下来。

        到比赛时“背谱”就可以保证序盘不吃大亏,而且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中、后盘。

        对手若刻意求变,一般很难占到大便宜,甚至常常会吃亏;即使占到了一点便宜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到中、后盘多半会因时间恐慌而手忙脚乱,导致输棋。

        目前,现代职业“杀手”更有“序盘定式化”倾向,即在私下研究中将各种变化都研究透,到比赛时则一心“背谱”;而且这种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角部定式,已发展到边。

        这与吴大师“没有定式”的序盘观是背道而驰的:大师的灵感只有在面对强手的对局中才能充分体现,才更有艺术价值,“序盘定式化”是围棋艺术的倒退。

        李昌镐出道早,当时只是十多岁的少年,序盘自然靠“背谱”了。

        而由于当时韩国棋手整体基本功差,少年老成的李靠“等”的功夫就或得了极高的胜率,从而培养出了对后半盘无以伦比的自信。

        同时由于韩国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