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十番争棋(6)_承德围棋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九章、十番争棋(6)

第(2/3)页

前哨战,但李昌镐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武宫正树毫不客气地评价说“很难想象这是一流棋手下出来的棋”。

        韩国队领队金寅则说:“围棋有序盘、中盘和后盘。哪怕是李昌镐下的,在序盘下中盘的手段,首先棋理上说不通。”

        马晓春赢下这一局后,和李昌镐的相对战绩改写为2胜4负,也就是之前对李昌镐四连败。

        1995年马晓春连获东洋证券杯、富士通杯冠军,1996年再次2比1战胜曹薰铉打入东洋证券杯决赛,此时春风得意的马晓春的眼界里,必然没有李昌镐,他也不会在意相对战绩落后李昌镐这么多盘。

        再说,东洋证券杯决赛前的“前哨战”马晓春赢下来了,这对马晓春也是利好消息。

        当时的媒体,还以“马晓春李昌镐——谁是计算围棋之王?”的噱头为题目,来吸引大众眼球呢。

        马晓春成名已久,更重要的是,1995年他刚刚拿下富士通杯与东洋证券杯,成为双料世界冠军;其实力得到了媒体与围棋界广泛认可。

        认可很重要,人们都非常看重大众认可,都会努力去争取得到。

        李昌镐虽然年幼,刚刚二十岁出头,但也在1992年和1993年以3:2的比分战胜林海峰和以3:0的比分战胜赵治勋,连续夺取两届东洋证券杯世界冠军;在韩国国内更是勇不可当。

        为什么并好像还没得到世界棋坛同样的认可呢?

        应该只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猜测,那就是李昌镐太过于年轻了。

        他彗星一般的崛起,是人们从心底根本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完全打破了人们关于功成名就的规律,那时人们还普遍认为,三四十岁才是超一流棋手最成熟的年龄。

        当时韩国棋坛,已经提出了“计算围棋”的概念,认为马晓春和李昌镐是新时代“计算围棋”的代表人物,而两人的决赛,实际争的是“计算围棋”的王者地位。

        2月9日第4届真露杯三省围棋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