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五章、十万大奖(7)_承德围棋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十万大奖(7)

第(2/3)页

分子,代表着‘社会良心‘发起的政治自救运动。东林领袖在同封建统治集团里邪恶势力的较量中,遭到彻底毁灭,但是他们仍以基督式的悲壮殉难,给后人树立起一座巍巍丰碑”,

        “他们为民请命的义举和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犹如点缀封建末世夜空里的璀灿星辰。这是封建时代正直知识分子给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

        刘泽华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认为:

        “东林党作为士人政治群体,是富于理想,能坚持原则又颇有牺牲精神的”,他们“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朱义禄《儒家思想人格与中国文化》认为:

        “真正从群体自觉角度继承东汉士人的,是明末东林党人”,“他们高扬‘群善‘的精神”,“以善恶来界分君子与小人”,“始终重视气节”,“堪称人格道德上的楷模”,“他们舍身救世,视死如归的崇高人格,却是耸立在神州大地的丰碑”。

        夏维中的文章也认为:

        “东林党大多一身正气,清廉正直,铮铮铁骨,堪称道德楷模。作为一个群体,这种知行合一的品格,在明末实属凤毛麟角,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

        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一书还以诗风流变的视角,给予了东林人士很高的评价:

        “作为晚明文坛的一个群体构成,高攀龙、顾宪成、杨涟、安希范、赵南星等东林士子虽不以诗名,亦不废声诗”,他们“宣扬用实之学,呼吁作家关注现实,以理约束性情,决定了明末诗歌的走向”,“其价值不但在于弘扬了士人百折不挠的品质气节和民族精神,而且在于创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

        安媛《论东林学派的批判救世精神》说:

        东林学派“立志革新朝政,并提出了某些带有民主思想萌芽的口号。首先,要求改革朝政,主张‘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并且进一步提出开放地方政权”,“发展地方经济”;

        “其次,他们抨击了科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