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第 244 章_画风不同可以兼容吗[综武侠+原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4章 第 244 章

第(1/3)页

翌日,  正好是花荣休沐的日子。

        行秋仔细说了他思索过的利害关系,然后等待花荣做出选择。

        花荣很纠结,好不容易从地方调到中央,又跟皇帝扯上关系,  值得他为了一次效果不明的演出去得罪高俅吗?

        若他还在青州,  得罪就得罪了,  但现在高俅已经成了他的最高长官,  想要收拾他一个教头别太简单,  他需要好好衡量一下这其中的利弊得失。

        他想了想,  问道:“你真的能肯定,按照你教我的训练方法,  就能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

        行秋点着头:“我怎会在这种事上哄你,  你在禁军任职数月,肯定比我更清楚我们大宋的军队有多孱弱,若此事能圆满完成,  说不定是个改变的契机,  到时候你也不必成天被那帮兵油子气得七窍生烟了。”

        想起平时队伍操练时种种让他心梗的表现,花荣终于还是气不过,  咬牙狠狠点头:“弟弟,我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大不了丢官罢职,  没什么好怕的。”

        “哪有这么严重。”行秋失笑,“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们也不会把你怎么样,顶多给你穿穿小鞋让你难受一阵子。”

        打破固有的常规需要勇气,因为那样会招致许多不理解与冷眼,  这还仅仅只是一次阅兵而已。

        反正,要是事件的发展真的像自己预测的那样,花荣会因此得罪高俅和大部分同僚,被严重排挤,影响正常工作,他绝对会负责到底,再给他找一个好差事的。

        花荣看上去颇有些无奈:“可是,咱们在这里说再多,万一官家不同意办阅兵又怎么办?”

        行秋唔了一声,不敢把话说太死:“交给我吧,我尽量去说服他。”

        …

        行秋这个国师不用每天打卡上班,只看皇帝有需要的时候,等着被传召就行。

        半个月后,宫里突然来了个小太监,说赵佶有事急着见他,让他赶紧进宫一趟。

        行秋听了也不耽搁,带上连夜写完装订成册的《侠客行》第四册,和小太监一起进宫面圣。

        去的时候,赵佶正带了两个妃子在花园一处亭子里作画赏花,桌上摆着果盘茶盏,旁边还有个宫女打扇,要多悠闲有多悠闲,似乎急匆匆把他喊来的别有其人。

        他候在亭外,等着小太监过去传话。

        赵佶远远抬头对他笑了下,然后对左右两名妃子说了什么,其中一个年纪小些的攀着他的手臂撒娇似的轻轻晃了晃,随后同另一个妃子离开。

        行秋这才走上前去:“不知官家召臣入宫所为何事?”

        “不忙。”赵佶摆了摆手,随后指着桌上的画纸,面色略有得意地说道,“先来看看我这幅秋景山石图,跟你平生所见相比,如何?”

        在书画方面,赵佶的才华没得说,纵观整个历史,也找不出太多能与之比肩的。

        行秋乖巧地笑着道:“臣对绘画一窍不通,所能看到的都是些最简单直白的感受,说不出太深奥的东西,但只觉得一眼看过去,官家您的画里,有一股旁人画不出来的东西……”

        赵佶感兴趣地追问:“再仔细说说。”

        “臣想了想,是气韵。”行秋说道,“打个比方,其他人的画作,在臣眼里就像容貌美丽的大家闺秀,而官家您的画,在臣看来就像西施。”

        赵佶眼中神情分外愉悦,他听懂行秋的意思了,不就说别人的画难免千篇一律,落于窠臼,而他的画作凌驾于众人,就像流传千古的大美女西施,虽然大家都是美女,但就是有着独特的超然气质。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夸奖自己的作品更让人开心的。

        赵佶暗搓搓美了一会,才想起来说正事。

        原来是公孙胜昨天对他说了方腊一事,赵佶起先是信的,预警灾祸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在行秋多次预警避祸后,赵佶便对有这方面能耐的道士格外看重。

        但是公孙胜越说越不像话,一帮东拼西凑的反贼,仅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不但攻陷了东南数州,毁去大宋近乎半壁江山,竟还敢屠城?

        东南各地的驻军又不是摆设,怎可能任他肆意妄为?

        但这总归是件了不得的大事,跟前几次预警中的小打小闹不一样,公孙胜又把后果说得那么严重,赵佶心里一慌,也不敢完全置之不理,便想着找个更靠谱的多方位验证一下,于是叫了行秋进宫求证。

        听完赵佶的话,行秋缓缓道:“官家,公孙道长是真正有本事的得道高人,且怀有一颗爱国爱民的侠义心肠,不会在这种大事上胡说的。”

        赵佶仍旧一副不太愿意相信的样子:“在这些大事上,还是枕玉你比较靠得住些,旁人说的并不可信。”

        他才不是突然觉醒了,知道道士们的胡言乱语不能信,他只是纯粹觉得一帮泥腿子临时组建的叛军,居然能冲垮东南几个经济繁华的州府,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私心里不愿承认而已。

        行秋微笑:“官家,天下有本事的能人异士不止我一个,我不过是他们之间稍微有慧根的一个,天机也不会尽数落在我一人头上。公孙道长既然敢说这话,您不妨先派人去睦洲盯着方腊,等到明年十月,自然就知道公孙道长说的是不是假话了。”

        赵佶一听,觉得这办法好:“不错,就这么办吧。”

        行秋见他高兴了,赶紧呈上自己的小说,赵佶翻了翻,立刻被与书中描写的大场面吸引了心神,当下也没心情再说话,随便应付两句,就打发行秋回去。

        …

        回到家中,绕过一道回廊和月门,隐约听到后院传来生龙活虎的嘶喊声。

        武松正带了几十号人练习拳脚和枪棒功夫,这些人都是武松亲自挑选进来的,个个都是体格健壮,有一定基础的好手,这么多人聚一起,不用动手,光是看着就能感受到压迫感。

        行秋笑眯眯地站一旁欣赏,武松扭头看到他,收了姿势,随便擦了把脸上的汗水,前来打招呼。

        “不错不错,看着很有气势,能唬住人了。”行秋说道。

        武松也跟着笑:“只有空架子,实际与人比拼还是差着些。”

        行秋:“要是拿你自己作为标准,那这世上就没几个能合格的了。”

        武松无奈笑了笑:“不说拿我当标杆,就是与道上稍微有些名气的相比,这些人也还不够看。”

        行秋明白,因为稍微能混出点名堂的,哪个头上没顶着个响亮的外号,不会轻易去给谁当低级打手,这些人就只是比普通人稍微能打一点,加上体型上占优势,看着才像那回事而已。

        “总之,这事我全权交给你,你负责就好,我不会过问。”

        武松被这种彻底的放权行为深深感动,心里便暗暗发誓一定要十倍百倍的努力,才不枉费官人这满腔的信任与关怀。

        过了两天,赵佶又一次召行秋进宫。

        这次倒没什么急事,纯粹是他嫌宫里无聊,又因为前段时间屡次出宫游玩被御史骂了一顿,不好再顶着风头找乐子,因此叫行秋过去说会话。

        行秋过去的时候,太子赵桓和郓王赵楷也陪同左右。

        行秋依次见礼,赵桓对他反应很冷淡,只从鼻腔中嗯了一声,神情很是倨傲。行秋笑了笑没放在心上,虽然他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未来的宋钦宗,不过也能理解,叛逆的少年人嘛,就是喜欢跟自己老子对着干,他爹讨厌的他喜欢,他爹喜欢的他偏偏要讨厌。

        赵楷对他就要热情得多,笑容和煦,举止斯文端庄,长得又好看,待人也和气,不奇怪朝臣们一边倒地站在他这边。

        他来之前,赵佶和赵楷显然正说什么到了兴头上,看到他来也没收起脸上的笑容。

        “官家何故开怀至此?”行秋笑容可掬地问道,“不知臣能否有幸沾沾官家的喜气。”

        赵佶哈哈一笑:“郓王,你再给他说一遍。”

        赵楷含笑称了声是,缓缓道:“父亲想重新组建女子马球队,这次所有的队员,父亲要亲自挑选并训练,到了上元节,就组织队伍在金明池演出,届时全城百姓都可以免费前来观看。”

        行秋:“……”

        与民同乐嘛,好是挺好,但你一个皇帝亲自做这些就是不务正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