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_朱厚照刘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9章

第419章

        经过他这么一搞。

        顺天这边的勋贵们,必然要到处买粮食了,粮食的价格,也很可能暴涨起来。

        如此一来,恐怕要苦了顺天的百姓了。

        不过凡事都有利弊,朱厚照也没觉得,自己这么做就是错误的。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他的做法势必会惠及大明无数的百姓。

        当然。

        单单是勋贵一类的问题,远不至于解决外库空虚的这件事。事实上,在大明里面,能够享受赋役免除的的阶层,不只是勋贵们。还有另外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那就是读书人。

        明朝建立之初。

        鉴于元时读书人锐减的情况,高祖朱元璋为了鼓励人们读书识字,给了读书人不少的特权。

        当然。

        这里的读书人是指在科举中崭露头角的,并非说只要读书的就有特权。

        这些特权之中,就包括了,徭役,赋税的减免。

        高祖朱元璋规定,但凡是在科举中取得了秀才,举人等功名读书人,其家族均能享受到这种特权。

        以最为多见的秀才为例,他们可以边免除徭役,各方面的赋税也会减免一大部分人。比秀才待遇更好的就是举人往上的了,这些人的赋役完全免除。

        这项规定的设立,无疑是带动了读书人的热情,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大明这个重文轻武的国策。

        这原本是一件大好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专属于读书人的福利,渐渐变了质。和勋贵们的行径差不多,那些享受到这项权力的读书人们,为了一己私利,也开始兼并土地,乃至于收取钱财挂靠他人的土地。

        上百年的时间里。

        最初时,有功名的读书人并不多,完全不会影响大明的社稷。但时至今日,经历了上百年的积累。出过秀才,举人等读书人的家庭,实在是多不胜数了。

        不难想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家庭,不用去徭役,也不用缴纳各项赋税后。这些空缺势必会转化为加在普通人身上的巨大压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说以往时间徭役这一项。

        徭役基本是不变的,但随着也来越多的读书人家庭,不需要去徭役时。那所有的徭役名额,就得由其他百姓去承担了。

        而这些百姓,大都是生活困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处境无疑是雪上加霜。

        回过头来看。

        享受的特权的人,出于私利的考虑,渐渐的会变成有钱有粮的存在。而穷人们,只会变得更加贫穷。偶尔有寒门学子得了功名,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在朱厚照看来,就这项规定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它的存在,不禁减少了外库的收入,而且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祸根来。此外,读书人之间的风气,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谓祸根,自然是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所引发的种种民怨。再说读书人之间的风气。

        试问!

        这世间多少读书人,十年寒窗是为了金榜题名,一朝成名后为江山社稷谋福祉的?

        大多数读书人,还不是为了要求更低一些的功名?只要是考中了功名,他们就能改变生活状态了,而且是延绵子孙的长久大计。至于,他们能给国家做出什么贡献来不得而知。

        简而言之。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甚至是有些畸形。在这朱厚照看来,是完全不可取。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