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开拓者_华娱璀璨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2章 开拓者

第(2/3)页

怪不得璀璨时代的剧质量高,几乎所有演员的表演都跟整体剧作框架很契合,从头看到尾的观感就让人很舒服,难以找到出戏的点。
  如果几十个有完整情节戏份的演员,人手一本自己的人物小传,且还是导演组和编剧组统一定调的东西,但凡有表演基础的演员,不说能够演得多好,但表演的方向也不会脱离剧作的整体框架的风格。
  这就会造成一个结果,所有演员的镜头在后期不论怎么剪辑,拼凑在一起的画风都是高度统一契合的。
  碎片式片段的画风高度契合,这就是影视人最讲究的质感。
  质感,直接影响观众的看片体验。
  “这有点绝了。”蔡一农叹道。
  让演员自己来理解人物理解戏?这是0到1的过程。
  现在导演组和编剧组给演员强力的参考文本,这就是1到N的质变。
  人手一本人物小传,在她看来这是这个编剧工业化体系中,硬生生在为演员提高段位,不入流的演员也能入三流,三流入二流,二流入一流。
  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员演技在线。
  这个“演技”不一定是演员优秀,而是有契合剧作大方向风格的人物小传在,大大提高了演员对表演对戏的理解能力和表演状态,表演状态也会和整体画风高度契合。
  画风的高度契合,观众就会看得很舒服。
  观众看舒服了,下意识就会认为演员演技好。
  但这又有个弊端,这样的创作模式只有璀璨时代有,一个演员能够在璀璨时代的剧中表现出高水准表演,如果这个演员功底不行,那到了其余剧组就会露底、会被曝光出不足。
  可再怎么说,于璀璨时代这个大集团而言,提高了作品的质量总归是利大于弊的。
  再者,演员提高了拍摄效率,从而节省了拍摄资金,这更是利好的。
  这璀璨时代的编剧工业仅看了三环,带给她的震撼一环比一环大,真是长见识了。
  “牛逼。”汪元如是感叹。
  他现在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去想,五人一组的创作模式显然还没观摩完,怕后头还有更震撼的东西,当下只能用一句“牛逼”以赞之。
  大家跟随刘义的脚步来到第四台机器,第四位编剧接收前三位编剧的创作内容。
  这名编剧看了看内容,旋即在软件的一张表格中写着——
  【镜头1:方位:衣柜旁;景别:全景;运动:从左至右摇镜;角度:斜视平拍;内容:乔克开门见吴小宝;场景声:煮中药的声响。
  镜头2:方位:小桌旁;景别:全景至近景;运动:朝乔克推镜;角度:平拍;其余同上。
  镜头3:方位:吴小宝身后;景别:近景;运动:固定;角度:平拍;其余同上。】
  内容到此结束,汪元目瞪口呆地抱头:“卧槽!镜头的定位都能写出来?!”
  他看到了什么?三台摄像机的位置都有标注!
  这是分镜头剧本?还是刚才那个想法,这是在为运镜构图吧!
  怪不得第一名编剧把场景写的那么详尽,各种道具及其所在方位一看就很有画面感,原来是在为分镜头剧本提供镜头的排布空间。
  如果说,刚刚的场景描写让他有光影空间感,这个分镜头剧本的描写直接就把他带到了拍摄现场。
  1号镜头在西南角的衣柜旁,与东北角的门口形成小广角,男主的背影会看起来很孤独,而后朝右边摇镜,广角镜头慢慢恢复直线角度,让男主背影呈现的效果正常化。
  2号镜头承接1号镜头,直线向前推镜,慢慢看到男主的笑容和小女孩的纯真,打破屋内阴暗低沉的氛围。
  3号镜头在小女孩背后,给男主阳光微笑的正脸,代表情绪的彻底转换。
  作为编剧,汪元能够想象到这些东西。
  但是,给镜头定位这应该是导演干的事啊!
  编剧把导演的事给干了,这……

  “这样的编剧你们有多少?”汪元问。
  先不提编剧和导演的事,就说给镜头定位的事,编剧要有导演思维才能够有效给镜头定位。
  眼前的这名编剧肯定拥有导演思维,不然三个镜头不可能安排得这么好,每一个镜头都有起承转合的递进效果。
  编剧拥有导演思维,就要跟组积累观摩导演拍戏的阅历。
  这种跟组阅历深厚的编剧,每一位都是行业里的优秀者,能够很效率的帮助导演解决一些创作上的事。
  所以他很好奇,一个小组就有一位这样优秀的编剧,那整个文学公司得有多少这样优秀的人才?
  刘义放眼望了望办公区域几十人:“目之所及,都能做到。”
  汪元惊愕:“我靠!你们怎么做到的?!”
  这几十个编剧都拥有导演思维,不去当总编剧在这当普通编剧,这就是璀璨时代文学公司的底蕴吗?这下真把他给震惊住了。
  他缓了缓情绪后也回了神,按照刚才所见的创作模式,每个编剧应该只研究最擅长的一部分能力,并不是总编剧所需要的那样全能。
  可即便如此,这一切带给他内心的震动也是无以复加的。
  不是他自卑,是他真有一种感觉,这里头的人随便挑一个在创作能力上都比他强。
  “你们太牛了。”汪元很是感慨地赞道。
  各个男男女女的编剧们,看到几个大佬般的客人们惊呆了,他们也很有荣光。
  去年三月份公司才开始搞工业化,起初各个环节可没现在这么细致,是刘义老大带领他们一次次革新、进组锻炼、精益求精,才有了现在这样的高精度的创作模式。
  帮演员们写人物小传,给演员们提供表演上的参考。
  帮导演初步定位每场戏的镜头,也给了导演最直观的参考模板。
  这会让剧组在拍摄环节中,极大加快拍摄效率。
  至于他们,该拿奖金拿奖金,这样的创作也给了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
  每个人也只负责一个小模块,一个人每天的精力有限,这样也不会让他们的精力枯竭,能够保持住长久的创作鲜活力。
  虽然每个环节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