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书院比试_重生开国女帝不在,背锅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书院比试

第(1/3)页

书院比试在大烨历史由来已久,从武帝年间,便开始举办,当时胡人之乱结束不过是三四十年,中华衣冠刚刚恢复,为了促进大烨的儒学的发展,武帝亲自主持,每隔三年都会举行一次书院比试大会,甚至还为此将京郊的一处行宫专用做比试场地。

        尤其在书院大会有一个学术辩论的环节,不管是学生还是夫子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质疑,正是这种开放自由的氛围几度使得烨朝的文化呈现百家争鸣,繁荣昌盛的局面。

        因其对大烨的发展影响之深远,沿袭至今仍是大烨的一大盛况。秦昭穿着一身常服,与周宣坐着马车往京城东南处曲江的行宫去。

        在车里听着周宣的介绍,眼神也越来越亮,周宣看着秦昭的样子,不由一笑:“虽说今年有七家书院参与,但比试大会上有希望夺冠的还是在国子监和景山书院,这两家历年角逐激烈,今年怕是不遑多让。”

        秦昭听了兴致大盛,颇有些好奇地问道:“你觉得今年哪家胜出的可能大些?”

        周宣笑着摇头:“这臣可不敢随便定论,不过今年国子监,景山书院确实人才不少,拿国子监来说,文有盛名在外的大儒许冶,武有龙骧军的少将军邵廷,学子中的季衍,褚封都是年轻一辈中佼佼者,景山书院夫子资历声望虽不比国子监,但后起之秀着实强劲,京城世家第一公子谢怀瑾,荆楚颇有盛名的韩明辉,学子中的沈修文,冯凌,宁绍皆是青年才俊。两方实力不分伯仲,实在难以定论。”

        二人在车上时不时交谈,半个时辰后马车渐停,外面的人提醒道,行宫到了,

        秦昭率先跳下马车,打量着眼前的行宫,此处的行宫并不华丽,反而像是一处供人游览的别院,白墙黛瓦,丛林掩映,门匾上到是提着苍劲的四个字“曲江别苑”

        见秦昭盯着看,周宣解释道:“这是烨武帝亲自提笔写的。后来便一直做行宫的名字。”

        秦昭点点头,收回视线,她自然认出这是秦烈的笔迹,只是对于这孩子留下的痕迹不由得去关注。

        “我们进去吧。”秦昭迈步往前,周宣忙跟了上去,二人递了帖子,婉拒了侍从,周宣领着秦昭往里走去。

        二人从正门进入,沿着林荫小路往前,由于他二人来的并不算早,不时地看见三五一群的学子来来往往,这些学子或与同窗低声谈论,或偶遇熟人停步行礼,有含蓄微笑,也有眉飞色舞,喜悦激动的心情却是溢于言表。

        秦昭好奇的左顾右盼,看着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之,心态也不由鲜活起来。

        约过片刻,二人转过路口处的一片丛林,到了一个比较宽敞的庭院,见园中几株红枫艳丽灼灼,四周花木繁盛,红的海棠,黄的秋菊开的热烈,难得在深秋见到如此繁盛之景。

        二人穿过前面的厅堂,进入到行宫前院,秦昭走在在四周的连廊上,看着中间的水池,才明白过来原来这行宫是建在水面之上。穿过连廊,秦昭与周宣终于进了主殿。

        几家书院的学子已经到了。由于大会还未开始,书院的学子各自扎堆聚在一处,每个书院的服饰各不同,也十分的好辨认。

        国子监的是一身白色间紫色的学子袍,而景山书院的学子则是青色的衣袍。至于其他的书院白色中间带着红色的,也有月白等等颜色。

        周宣笑而不语的看着秦昭一脸新奇的样子,秦昭看了一会,往里面看去,见里殿摆了案桌,好奇问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