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钱在手,跟我走!_电影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钱在手,跟我走!

第(1/3)页

  海洋皇宫酒店,香江电影工作者总会会议现场。

  继王京和尔东升吵了一架之后,现场气氛又有些火热起来。

  “香江电影金像奖,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支持香江电影成立的!”

  “让内地参与进来,那是不是宝岛电影也有评选资格了!”

  “规矩绝对不能变,没的商量!”

  “变了味的金像奖,就不是金像奖了!”

  ......

  看着反应这么大的香江电影人们,唐言也不意外。

  有人要抢你的东西,能不激动。

  不过,唐言也发现了一点,反应最激烈的,都是拍比较文艺性电影的,或者不为观众熟知的导演。

  比如一开始那个导演协会副主席罗奇瑞,他的电影一贯坚持香江的本地色彩。

  他后来拍了《天水围的夜与雾》、《岁月神偷》。

  典型的固守本土的导演,对香江电影来说,这样的人固然可敬。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种人,那个国家的电影就完蛋了。

  宝岛当年的新浪潮运动,杨德仓和候啸贤他们那群人,扭转了日益被功夫片和言情片充斥的宝岛电影形势。

  他们把功夫片这些类型片,说成没有格调,自认为挽救了宝岛电影的颓势。

  刚开始两年,观众对新浪潮电影很新鲜,海外口碑也很好。

  可是很快,新浪潮运动失败,观众经过了最初的新鲜之后,也没了兴趣。

  而这时候,一大堆导演跟着他们几位大师搞新浪潮,没有人拍观众喜欢的类型片了。

  类型片在宝岛完了,他们没有了自己的,能吸引观众的电影,好莱坞大片又来轰炸。

  宝岛电影也完了,死于新浪潮运动,和杨德仓和候啸贤之手。

  他们是大师没错,但是也亲手埋葬了宝岛电影。

  法兰西电影市场,也是被一批批艺术片导演杀死的。

  这就是事实,大师都搞文艺,搞商业片、类型片就俗气。

  高雅的大师可以肆无忌惮地批评俗气的导演,行业、媒体,也会批评。

  掌握话语权的,都是高级精英分子,他们肯定更喜欢艺术。

  就跟现在主流电影行业骂冯晓刚一样,要是去开会,你说喜欢冯晓刚的片子,那得被鄙视。

  喜欢类型片、商业片的普罗大众,没有发声的渠道。

  搞商业的一看,别人都看不起我,没人帮我说话。

  得了,正好钱也赚了点。

  于是转身也去搞艺术,这下总没人骂我了吧!

  打不过就加入!

  搞艺术的可以有,也必须有,但是绝对不能占主流。

  相比这些固守本土,专门拍香江变迁,本土市民气息的导演。

  有一部分人倒是没有起哄,但是也明显抗拒。

  唐言也就任他们说,反正就坐那看着、听着。

  或许是反对了两句才想起来,他们一开始的目的是内地开放市场。

  “唐主任,金像奖的全称是香江电影金像奖,开放内地电影,是不是不太合适?”

  尔东升作为金像奖董事局成员,还是委婉着说道。

  唐言奇怪了:“金马奖的全称是宝岛电影金马奖,不光能包容内地电影,海外电影都能参选,只要是华语演员主演就行,怎么到了金像奖就不行了。”

  刘玮强苦笑不已:“内地已经有了金鸡奖、百花奖,也能参加金马奖,又何必再来金像奖呢。”

  唐言反问:“既然香江电影有了香江市场、宝岛市场,还能卖到东南亚去,又何必要进入内地市场呢?”

  何必?

  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唐主任,现在香江、宝岛、东南亚市场行情不好,大家都是一家人,市场不景气,内地观众也喜欢看香江电影啊。”王京道。

  这时候想起一家人了?

  唐言觉得有些好笑:“内地观众喜欢香江电影确实没错,可是除了程龙大哥的电影,就没有一部香江电影、合拍片票房超过2500万,反而是每年票房排行榜前列的,都是内地电影。”

  “那是因为引进的港片太少了,内地现在电影太少了,正是需要香江电影的时候。”

  说这话的是编剧协会会长匡文伟,语气轻佻,眼神里满满的优越感。

  这虽然不是导演,不过唐言倒是有印象。

  少有的在内地影视公司做到高位的人,做过光线、萬达的高管。

  《四大名捕》系列、《锦衣卫》、《关云长》都是他监制的。

  全是烂片。

  这话就有那味了,明明是现在香江电影求着内地开放市场,结果变成了内地市场需要香江电影。

  唐言脸色立马冷了三分:“按匡会长这么说,那我是不是还要求着各位把电影拿来内地放映?”

  扑街!

  吴思元心里暗暗把匡文伟骂了个遍,连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