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水犹寒(下)_京弈梦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七十)水犹寒(下)

第(1/3)页

  包拯一拍惊堂木道:“你可认罪!”

  “认罪。”

  “你以何身份认罪?凤凰,还是紫冰?”

  “水犹寒。”紫冰答道。

  “你休得瞒本官!”包拯喝道,“不管是你紫冰,还是凤凰,都不是水犹寒!”

  “伤不是验过了吗?”紫冰似是不急不躁地反问。

  “你刚刚故意在公堂上比武,就是为了做出二次伤口,影响检验受伤的准确时辰。”包拯看穿了紫冰的心计,“还有,竹梢上并没有第二人的血。那消息是本官故意放出去的。”

  紫冰的心头猛然一颤,抬头直视眼前这个年轻的开封府尹。包拯的目光坚定而清明,那股坚定织成了一张细密的法网,似乎将紫冰的所有的筹谋都罩在其中,疏而不漏。

  紫冰干咳了一声,强撑出一幅镇定自若的模样:“不管有没有第二个人的血。国舅就是我杀的。我做的我认,听凭包大人处置。”

  包拯又道:“本官要找水犹寒,并不是非要治他得罪,而是要还原事情的真相。你的事情基本已经查清楚,也是出于反击救人,先回去吧。退堂!”

  身边的推官急忙问:“大人就这么让她走了?”

  包拯道:“她这么极力地掩护水犹寒。让她回去,没准还能给我们引出真人来呢。”

  紫冰回去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南清宫。开封府的追查一时失去了路径。包拯年纪轻轻就当了汴梁城首府衙门的府尹,绝非浪得虚名。他在另一桩大案中,捕捉道了水犹寒的踪影。

  那是一宗关系着皇帝喜好的案子,这个案子也牵涉了国舅和水犹寒。

  皇上信奉道教,尤其是今年来身体不好,更是沉迷修道不能自拔。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各地大肆兴建道观。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景象。

  出家入道可以免除兵役和捐税,还能靠供养为生。大量的道观,成为许多壮年劳力偷懒、寄生的温床。

  佟于蓝现在已经是户部郎中,他根据每年上报的户籍登记,计算出全国大概有50万僧道,约占全国人口的1/40。这其中道士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道士的人数比十年前增加了近两倍。大量的壮年劳力脱离农事,致使许多田地无人耕种,白白地荒芜了。这不仅是整个王朝巨大的经济负担,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国家税收更是双倍的损失。

  根据工程拨款,佟于蓝还发现了一个知名的德广道长隔几年就会换一个地方。道观修了一个又一个,现在又接手了皇上钦点的工程玉清昭应宫的修建。德广道长的家里有良田万亩,还娶了六房妻妾。修建工程中的承包和转包,敛财已经是不言而喻的默契。

  佟于蓝大年初二陪茱萸回南清宫的时候,跟八王说过,希望皇上能够正视存在的隐患。其实早在三国和议时,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就下诏禁止本国的百姓为躲避徭役赋税而私自剃度出家。

  当时云龙就跟八王提过:“这样既为国家保住了财政收入和劳动力,也避免了寺庙经济膨胀带来的诸多弊端。我们何尝不该学学呢?”

  八王在假期中已经写好了奏折,本要连同佟于蓝的奏章一同递上。谁知,还没等到正月二十上朝,佟于蓝举报的德广道长就出事了。出手的人正是水犹寒。

  因为去年的旱灾,庄稼收成不好。辽和高丽开战,大宋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也征集了大量的军粮。农民的生活愈发过得紧巴了。

  城外修建玉清昭应宫的德广道长又打着皇上的旗号过年敛财。周边村子里的百姓不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