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北方之春(十四)_文明破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北方之春(十四)

第(2/3)页

应的土地使用权。更重要的是,全国在农村的人口,因为得到了土地使用权,他们除了能吃饱,还能通过卖出多余的粮食获得钱。这些钱最初并不多,大概一年能买到一些铁质农具,或许只能买些布,做身新衣服。然而,最初80的农村人口并不具备这样的消费力。中国人口5亿以上,80就是4亿多人。如果每一个人每年买一尺布,这么多布以40米宽,也就是这间礼堂从前台到后门这么宽,能拉多长?能从京城拉到天津去。”

        师生们愣住了。即便他们的家境比起穷人好的太多太多,然而上亿的数字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没有概念的数字了。然而这些人大多乘坐火车从京城到过天津,不少人还在这条路上跑过不少次。此时他们就有了概念,不由得被如此巨大的数字所惊叹。

        赵天麟想说服现在的学界,自然要用学界能够接受的方式,便再次强调,“诸位,这并非强行分布给农民,而是农民手里有卖剩余粮食换到的钱。这笔钱已经有了,这就是需求,这就是市场!为什么外国要用枪炮打开中国国门,逼迫中国允许外国的布匹在中国销售?因为中国就是有巨大的市场。为什么中国工业比外国落后,因为中国本土工业并没有办法充分进入这样的市场。”

        虽然学界对于‘赎买土地’的政策支持度非常值得怀疑,然而赵天麟讲述的内容却是他们能听懂的。尤其是赵天麟并非用道德或者国耻的角度去阐述,而是用简单明快的经济原因解释,师生们更是听懂了。至少,赵天麟认为他们应该能听懂。

        这样的解释,正是是赵天麟选择投奔东北政府的原因。当何锐将中国现状以及对中国未来构想向赵天麟和盘托出后,赵天麟很快就发现,如果想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理想,只有东北政府这个唯一的选择。

        “我们缺乏物流,国内各省商品流动,都会遇到各种厘金,税收。本来很便宜的布匹,从产地运到买布民众手中的时候,早就被加了无数的额外费用。反倒是外国商品,通过其特权以及货轮运输,运到市场的时候价格比中国商品价格低的多。新政府的工业政策中,首先就要将这些阻碍工业发展的枷锁彻底打碎!”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说到这里,赵天麟稍微喘了口气,平息一下有些激动的心情,也让那些比较激动的师生们能够有点时间反思这些其实并不简单的逻辑链。

        抨击外国人的凶残、无耻,很容易。抨击旧政府的颟顸、无能也很容易。以前赵天麟也曾这么考虑。赵天麟追随何锐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学会了从经济的角度看问题。一旦切换到这条并不会浮现在表面的脉络,很多问题就会全然不同。凶残、无耻、颟顸、无能,全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什么叫做合理的解释?在赵天麟看来,合理的解释让人们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国内外的恶徒们再不是无法理解的疯子与混蛋,而是精明狡诈,竭尽全力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敌人。只要抓住这些要点与国内外的敌人斗争,中国就没有失败的理由。m

        赵天麟向清华学校的师生们阐述着政府的政策。

        通过土地赎买以及向民众无偿分配土地使用权,中国广大人民终于能有一点点微薄的消费能力。而中国人口巨大,每一个人一点点的消费力,就足以汇聚成一个超级庞大的市场。

        工业生产的‘惊险一跳’,是将工业品销售出去。一旦有了巨大市场,加上中国政府对市场的保护政策,中国的工业就将疯狂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并且为国家提供大量税收。

        通过税收获得的货币财富将投入到基础建设、教育、科研开发、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升整个中国的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又促使人民收入提升,市场继续扩大。人民财富快速积累。

        当然,赵天麟此时并没有讲述这种发展要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工业社会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由多方面因素组成,包括短中长三个经济周期,以及劳动者只能获得劳动力付出的收益,而拥有资本的一方,以及拥有生产资料的一方则可以获得资本收益以及生产资料收益。

        随着生产力快速提升,知识的高速普及,未来的那些掌握生产资料的人群将获得‘资本收益+生产资料收益’,自然会使得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在提升了‘效率’的同时,导致社会不公平问题快速激化。

        讨论群563743675

        何锐一直强调,现代文明的无解问题就在于‘效率与公平之不可得’。国家这种统治工具,只能在效率不足的时候提升效率,公平不足的时候转向公平。颇像是十个锅五个盖,哪个锅过度沸腾,就往哪个锅上盖锅盖。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