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革除功名?绝不能开此先河!_大明第一莽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革除功名?绝不能开此先河!

第(2/3)页

以及他苦心经营的湖广乡党了,也是此刻三位真王联手绞杀的那些倒霉蛋儿!

    眼瞅着没人开口,汤昊最喜欢做这个恶人。

    “这不很简单吗?”

    “国朝自有律令,按照《大明律》治罪就是了!”

    “该杀头的杀头,该充军的充军,该流放的流放,还有什么好说的?”

    在刑法上,《大明律》渊源于《唐律》,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即所谓正刑,其它如律例内的杂犯、斩、绞、迁徙、充军、枷号、刺字、论赎、凌迟、枭首、戮尸等,有的承自前代,有的为明代所创,总体而言是比较严苛的。

    毕竟这《大明律》是洪武帝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制定而成,洪武帝起于草莽,深知民间疾苦,特别强调“治乱世用重典”,严刑峻法,以除贪贿。

    只是因为其太严苛,加上土木之后文臣缙绅把持朝政,自然就开始动心思想要修改,但太祖高皇帝严禁嗣君“变乱成法”,所以这些家伙也是不敢,转而变通思路,遇到对他们不利的案件出现则发布诏令或制定条例,辅律而行。

    比如弘治十三年制定《问刑条例》二百七十九条,在“遵循祖制”的招牌下,大颁各种条例,因律起例,因例生例,结果条例纷繁,奸吏因缘为欺,以例代律,任意轻重,直接大大降低了这《大明律》的实用性。

    官员决狱断案不再以《大明律》为准,而是以这些辅律成例为准,说白了就是全面利好文臣缙绅,这无疑是对太祖高皇帝这番苦心的践踏。

    最恶心的是,这些文臣缙绅整日还高喊什么“祖宗成法”,也不知道他们这嘴巴里面的“祖宗”,到底是谁!

    此刻一听到中山侯汤昊要动用《大明律》,在场不少廷臣脸色都开始变了。

    毕竟这五十六人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而是正儿八经通过科举大考厮杀出来成功步入仕途,又在六部、翰林院等地观政学习过后这才履任的精英官僚,是不折不扣的文臣缙绅后备军,哪能就这么被废了啊!

    按照以往的处置办法,大不了就是贬官外放罢了,说不定以后还有重新起复的机会!

    你个天杀的中山侯,一言不合地就要杀了废了,合着不是武将武官,你就丝毫不心疼是吧?

    此刻就连天官马文升和内阁首辅刘健也有些犹豫,思考着要不要出手捞这些官员一把。

    但是,还不等他们开口,月台上面的小皇帝直接发话了。

    “一群贪官污吏,还留着作甚?”

    “洪武三十年五月,太祖高皇帝重新颁布《大明律》,同时规定废除其它榜文和禁例,决狱以此为准,并且还严令嗣君“变乱成法”!”

    “这《大明律》沿用至今,朕怎么看你们都有些忘了,反倒是喜欢用上一些辅律成例!”

    “怎么?太祖高皇帝的祖制,就是这么被你们践踏的吗?”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

    内阁首辅刘健当即跪倒在地,随即就是天官马文升和总宪张敷华。

    三位朝堂真王都跪地请罪了,其余廷臣自然也不敢看着,立刻起身跪倒在地。

    唯独只有中山侯汤昊坐得好好的,压根没有跪地请罪的意思。

    他请个屁的罪,反正跟他没关系,而且他可是刚刚主张施行《大明律》之人,那是对太祖高皇帝的崇敬!

    赞美朱重八同志!

    “一应罪官,按照《大明律》论处!”

    “贪腐之徒,从重严惩,如此方可震慑百官,洁身自好!”

    “此外,这五十六贼一律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小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在场廷臣的脑海里面,砸得他们眼冒金星,险些昏厥在地!

    什么?

    革除功名?!

    这怎么可以啊?

    饶是刘健、马文升、张敷华这三位朝堂真王,此刻也有些慌了手脚。

    功名是什么?

    这是读书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这五十六哪怕被开革官职,但是功名仍在,依旧可以返回家乡做个富甲一方的士绅老爷。

    而一旦被革除功名,那这五十六人可就是白丁了啊!

    寒窗苦读了一辈子,到头来落得个白丁下场,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他们还怎么活?

    更为严重的是,绝不能开此先河!

    否则小皇帝一旦看谁不爽了,直接罢官去职革除功名,那他们这些人不是要步这五十六人的后尘?

    功名,就是读书人的底线!

    在场这些廷臣,除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