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中秋_梁公公七零年代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 中秋

第(1/3)页

花了几天时间,尚景结合原主的记忆,把小学所有的课本都复习了一遍,对于代课这事,心里有了底。

        星期和教案本,到村里上课的地方。这是一个石头混泥土围成的大院,院子门口挂着块木牌,上面写着大河村小学五个字,院里头是一座青砖建成的一层平房,听说是以前大锅饭时期,这里是村里的食堂,后来大锅饭解散了,村里干部决定下把它隔成两间,变成了村里的小学教室,就这样的小学教室坏境,还是这附近村子中最好的一个。

        村小学教室只有两间,学生都被分成两个班,一个一班,一个二班。学校只配制了两个老师,一个教数学,一个教语文。小学是五年制的,教室只有两个,老师也只有两个,意味着所有年级的学生混在一起上课。

        小学上课只上上午,夏天730到10:30,冬天8:00到11:00,每天三个小时的课,被分为两节,一节语文,一节数学。

        尚景来到教室,孩子们大部分已经在教室,尚景在人群中看了大虎子,学生们看到老师进来,很快坐下。

        等人坐好,尚景点了点人数,这个班一共有23个人,其中男娃娃占了17个,女娃娃只有6个,大部分娃子跟大虎子差不多大,七八岁左右,少数几个年纪十岁左右的。不过这也能理解,在村里十岁娃子可以下地挣工分,而读书,大多数人心里想着能识字就不错了,多读了也没什么用处。

        尚景先是自我介绍了一下,开始了解班里情况,通过了解才知道,现在班里一年级有9个学生,二年级有7个学生,三年级有3个学生,四年级和五年级分别有2个学生。

        尚景没有上过学堂,但是通过原主的记忆,她可以知道这个村里的小学比起城里原主上的学校真是差太多,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可惊讶的,在大鸿朝的时候都有寒门难出贵子的说法。要知道在大鸿朝,科举可是寒门子弟跳出寒门的最好途径,而这个时代,读书还没有拿满工分重要,寒门子弟根本不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那又还有多少人会重视读书这件事。

        不过这些不是尚景考虑的事,第先生,尚景是紧张的,怕自己教不好,来的时候已经做了满满的教案,可是看到现实情况,发现根本和她想的不一样。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她只能分批教学,让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自习,先给一二年级上课,再给一二两年级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写,然后开始给高年级上课,一节课上完,马上跟隔壁老师换过来,继续上课。

        开始的时候,还挺不习惯,上完两节课,感觉整个人精疲力尽,后来慢慢的适应下来,日子也稳定下来。早上上课,下午在家看书、做衣服、绣花,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进入六月下旬,村里开始忙碌起来。

        大豆地需要除草翻土,水稻和玉米需要杀虫追肥。

        忙忙碌碌到了七月,大家又开始忙着挖土豆,挖完土豆,开始收小麦,等所有的都做好,大家可以松一口气,可以闲上几天,日子已经到八月中旬。

        八月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