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把自己打造成一颗钉子_抚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章:把自己打造成一颗钉子

第(2/3)页

像是一枚倒立在地上的锋利的铁钉,辽国这只庞大的天残脚在踩下来的时候,就要认真地考虑会不会被铁钉子将脚扎一个对穿。

        萧诚现要要做到的,便是这一点。

        然后,才能谈到北伐。

        中国历史之上有很多被吹嘘的盛世,可即便是这些盛世,也是有着大批的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

        粮食,永远都是不够的。

        有时候所谓的丰收,也不过是一隅之地而已。

        放眼全境,眼下出产的粮食,还远远不足。

        别看眼下江宁附近的数十个大仓里都装得满满的,粮价也被压回到了不到十文钱一斗,但在很多较远的地方,照样有人吃不起。

        因为道路交通的原因,即便有粮,也运不过去,运过去了,价格也上涨到穷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程度。

        穷山恶水出刁民。

        吃都吃不饱了,要饿死了,不造反还能干什么呢?

        所以粮食,一直便是萧诚最为关注的点。

        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改良更多的农作物,是朝廷的重中之重。

        农为根本,无农不稳这些经验,是历朝历代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

        可是江南之地,因为丝纺织业的利澜太大,大量的农田被改成了桑田用来种植桑叶,养蚕纺丝织绸,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了。而江南缺粮又会推高整个大宋的粮价,所以萧诚只能将把目光盯上两湖,两广。

        湖广熟,天下足,萧诚可是牢牢记着这几句话呢!

        只是眼下湖广虽然已经在被大力开发了,但是距离他想要达到的湖广熟,天下足这个目标,可还是天差地远呢!

        比起北方那些豪绅权贵们拼命地兼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失地不同,在这些地方,其实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被开垦出来。

        这些地方现在最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丁。

        所以现在萧诚在这些地方的土地政策就是,鼓励大家开荒。

        鼓励有钱人家以大农庄的形式来占有这些土地。

        大宋的农业税,一直都很低。

        十抽一而已。

        到了萧诚掌权时代,农业税便以亩为单位给固定了下来。

        一亩二十文的农业税。

        你一亩产粮三百斤,只要二十文,你一亩产粮六百斤,也只要二十文。

        这便能促使农民想法设法地去增产增收。

        过去那种望天收的种植态度自然而然地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开始了精耕细作,开始了对优质种子的渴望。

        在两湖两广,萧诚现在是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土地兼并的问题。

        或者那是以后的朝廷要考虑的问题。

        现在萧诚,只希望有更多的土地被开发出来。

        而这些大农庄的兴起,也让开拓团的奴隶贸易更加的兴盛起来。

        以萧诚为首的江宁朝廷对此装聋作哑。

        只要你不把大宋人当奴隶卖了去,便是可以接受的。

        这些大农庄,需要大量的人去劳作。

        同大力地鼓励开垦荒田,增收增产的农业政策相比,在商业之上,萧诚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

        大宋的商业政策本来很宽松,到了萧诚这里,更是彻底放开了经商的限制。

        不再有过所这样的东西存在了。

        在大宋辖区之内,任何人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每一个大宋的公民,都会有一个由专门机构制作的小木牌牌。

        这个小木牌牌上标注了这个人所有的身份信息和外表特征,拿着这个小牌牌,你想去哪里便去哪里。

        当然,谁要是想伪造这个小牌牌,不被发现则已,一旦发现,立刻便是砍脑袋的下场。

        人员的更加自由的流动,也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朝廷鼓励经商,经商的时候只要一次的货物价值在十贯以下的,则免收赋税。

        萧诚想要以这种方式鼓励货物的流通。

        对于眼下伪齐与伪赵发起的进攻,萧诚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现在的他,发动北伐战争,大举向辽开战,他的确是有心余而力不足。

        但仅仅是防守住现在的边境线,则是绰绰有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