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平安道大剿匪(完)_从卫所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平安道大剿匪(完)

第(2/3)页

中军师,还是汉人,说有要事禀告。”

  赵安很好奇,当即决定见一见这人。

  潘思盛小跑着离开。

  “走!”

  没过多久,几名军士押送着一名蓬头垢面的瘦子来到赵安面前,潘思盛还特地搬来一张椅子。

  赵安坐下,两臂置在椅把上。

  “汉人?”

  “是。”

  “说说吧。”

  “小人名叫苏和,万历十四年生人,苏州府嘉定县人。”

  “来朝鲜多少年了?”

  “已有整整十五年。”

  赵安嗯了一声。

  至少这人还没忘本。

  “好好的江南福地不待,到这关外作甚?”

  苏和长叹一声。

  “大人请听小的慢慢道来……”

  原来苏和一家在嘉定虽然不能说是小康家庭,起码也是有屋又有田,活得不算快活却也能吃饱喝足。

  然而倭寇兵犯朝鲜,皇帝调遣大军援朝,庞大的军费开支自然要摊在百姓身上。

  江南富裕,要承担不少,虽说士绅们脑袋机灵、总能想出手段明里暗里地抗税,但你一介草民只能老实点,  乖乖交钱。

  那江南的底层百姓們有钱吗?

  隆庆开关以后,  海外民间贸易不断发展,茶、丝的出口量急剧扩大。

  巨大的利益下,百姓们不再种植谷物,转为桑树棉花,随着人口的增长,本地粮无法满足需求,出现了“县不产米,仰食四方”的局面。

  从外地购粮的价格自然不低,因此百姓们靠着养桑等事赚到的小钱,不得以又被用以补贴上涨的粮价。

  而战事频发,海盗猖獗又导致了贸易的不稳定,田中所得久久堆积在百姓家中……

  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南方土地兼并越发厉害。

  “小人爹娘死后,便将家中的十几亩田都卖予张财主,靠着换来的盘缠乘船出海,立志闯出一番天地,哪知在登州附近遇上海盗……”

  苏和地语气原先只是哽咽,现在已是泣不成声……

  听完他的话,赵安也是一阵唏嘘。

  所谓的“江南民富”中的这个“民”不包含底层民众。

  “你有何要事禀报?”

  苏和抹净眼泪。

  “禀大人,小的前几日曾在后山断崖上见过海东青!”

  原来要事便是这,赵安有些不以为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