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木屋的日常_初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 木屋的日常

第(1/3)页

袁天罡三人走后,宇文禅和孔颖达开始了两人同居的日子,两人各一间卧室,外加书房和厨房,构成了整个木屋的格局,周围还有很大的一片空地,终南山上别的不多,参天大树还是不少的,当年连阿房宫这般的大型宫殿都能修建,如今提供几个简单的木屋的材料实在是轻松,所以即使以后再加人也住得下。
  之前几个月,宇文禅师行动不便的时候,各种杂活一直由李淳风和孙思邈两人操持着,本来孙思邈还有个徒弟带在身边,不过听袁天罡说,那也是个不省心的,去年抛开孙思邈跑出去玩了,还好孙神医这么多年走南闯北,有一手养活自己的神奇医术,身子骨也一直很好,不然没人照顾还真是有些令人担心。
  至于袁天罡那个老牛鼻子,享受还来不及,让他干活,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宇文禅感觉自己和袁天罡还是有相通之处,除非是需要仪式感,或者自己兴致上来了,不然他也是完全不想自己动手的。
  本来以为只有自己和孔颖达两人了,对方还是自己跪下拜成的师傅,这些活自己就落在自己头上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些大儒居然这么会享受的吗?孔颖达带了几个随从和使女,专门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虽然不如之前涟漪那般的贴身照顾,可是至少宇文禅不用自己动手做事,只需要安心读书便可。
  现在的安逸生活,比之后世自己拿着各种不稳定的补贴和捐助上学的日子,都要好一些。于是,秉持着提升自己的念头,宇文禅决定安安心心沉下来一段时间,我要默默地发育,然后给这个世界一个大大的震撼。
  宇文禅的师傅孔颖达,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后裔,开皇年间,年少的他从京师长安出发一路游学,游历了河南山东等地,遍寻名师,日诵千言。最后孔颖达拜在大儒刘焯门下,潜心治学,年纪轻轻便声名远播。
  大业年间,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召集天下大儒,在洛阳与国子监秘书学士辩论。在这场皇帝亲自主持的全国最高级辩论赛上,年轻的孔颖达一战成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得到隋炀帝赏识,可唇枪舌剑之间,年轻气盛的孔颖达引经据典层层批驳,也惹恼了许多人,甚至引得成名“硕儒”嫉妒,请杀手暗杀孔颖达。
  没错,高层次的人才之间的竞争也会采取最原始的手段,既然比不过你,那我就干掉你。
  所幸当时孔颖达被杨玄感藏匿在其父越国公杨素府上才逃过一劫,此后他自然是声名鹊起平步青云,还在朝廷内做了个小官。
  直到隋炀帝乱政,失了民心,杨玄感谋反,孔颖达不愿牵涉其中,才辞官归隐,潜心着书立说。
  宇文禅到现在都不清楚,孔颖达这种天下少有的成名硕儒,还是四五十岁的黄金年龄,怎么会因为袁天罡的一句话就接受自己作为徒弟。
  “你以为当初是谁让我去找杨玄感的?”宇文禅对于那游戏人生的老牛鼻子充满了不信任,而孔颖达则对此嗤之以鼻,眼光一斜,轻飘飘地说了这么一句,若没有袁天罡的提醒,自己恐怕早就被人暗杀了。
  宇文禅顿感自己的无能,这袁天罡怎么比自己还像穿越者,这种事情都能提前预知的吗?早知道当初就该带着隋唐的史书穿越。
  每每想到此处,宇文禅就不得不唉声叹气,真是穿越者之耻啊,如今已经穿越将近一年了,还是一事无成,对比那些穿越故事中主角一过来就各种金手指和开挂般的表现,他真是自愧不如。
  在孔颖达手下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或者说,潜心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尤其是自己还未能完全静下心来沉入其中的时候。
  孔颖达其实也是半个甩手掌柜,相比于一般的私塾教师一对一填鸭式教学,他更像是后世的大学老师。科研和论文才是他的主业,教学生,尤其是教一些基础知识,对于他来说实在有些大材小用,而且学术强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教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