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闻香之旅_车游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三章 闻香之旅

第(1/3)页

  很多人的记忆,都曾被另一个他乡滋养。

  它带来见识、快乐,并为成就了这个人,给予点石成金的力量。

  江北的他乡不仅是京城,而旅行也一样,旅行之于阅历。

  就如同写作之于莎士比亚,以至于我们今天说起还记得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

  在景洪停留了一天,夜间还经历了他到云南后最大的一场雨。

  第二天一早,雨还未停,但江北仍然驾驶汽车疾速离开西双版纳景洪,驶向几十公里外的橄榄坝。

  风大雨大,汽车疾驰,今天他要去的地方是个傣族村落。

  哪里既是电影的拍摄场地,还是一处傣族风情的旅游景点。

  冯大刚派来的副导演是个满嘴京片子的小个子,名叫岳洋。

  这小子长的贼眉鼠眼,但却绝对是个人情场上的老手。

  见到江北时,点头哈腰,一口一个江老师。

  听得江北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看面相也知道对方过肯定比自己大了不少。

  岳洋知道江北开了车,自己便没有把剧组的车开出来,而是打车来的。

  为了让江北轻松轻松,岳洋主动承担起司机的工作。

  “江老师,冯导说了,剧组那边还没完全筹备好,主要演员进组的事宜也没完全完成,让我先带着你在附近转转,等他晚上抽出空了,安排好地方再给您接风。”

  岳洋开车很稳当,说话语速也十分平缓,听着让人舒心。

  江北笑道:“行,听冯导安排。”

  在电影行当,或许冯大刚的风评呈两极化,有褒有贬。

  但从人家的地位来说,能对江北这么客气和重视,的确很难得。

  所以江北也没有非要去剧组看,而是任由这个副导演带着他转。

  来到建于隋朝曼春满佛寺时,天公作美,雨滴渐小。

  一座古朴充满傣式风格的寺庙呈现在江北眼前。

  1400多年来,佛寺经过多次修复、重建,经历风雨仍然屹立不倒。

  曼春满佛寺是附近村寨的中心佛地,凡重大的佛教活动日,信徒和各个佛寺的和尚都要前往朝拜。

  傣族群众信奉佛教,佛寺里的建筑修复都是靠群众和虔诚的信徒们捐钱、捐物来完成。

  寺庙和民居融为一体,佛教和傣家的生活也紧密相连。

  傣族人能歌善舞,村子里大到泼水节、关门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小到家里上新房、赕佛、结婚、庆丰收,都会请章哈唱歌助兴。

  章哈是汉语里歌手的意思。

  一个出色的章哈不仅要有娓娓动听的歌喉和广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才思,能即兴做歌,从古代神话史诗、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到训世箴言、文学唱本、天文地理、不辞祷文等,涉及到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各个层面。

  听着岳洋滔滔不绝的讲解,江北好奇的问道:“岳大哥之前是干导游的?”

  “哈哈,江老师能这么问,说明我的功课没白做!”岳洋笑着继续道:“不过,我还真不是导游,十几年来一直都在剧组扑腾,从一开始冯导就跟我说了,能不能和您处好,决定着我能不能向前踏出一步,把这个副字摘掉。”

  江北赧颜的摆了摆手:“冯导把我捧得太高了,承受不起……”

  “江老师,虽然我岳洋是个滑头的性格,但是也不是跟谁都起腻,您的作品我看了,真tm牛逼,不服不行,最关键的是,您竟然不是靠这碗饭生活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岳洋说着说着有些激动,看得出来他很羡慕江北这种有天赋的人。

  千穿万穿,马匹不穿。

  江北虽然脸皮薄,但听着别人赞美自己,心里也着实十分受用。

  “走吧,江老师,前面就是傣族村。”

  傣族村,是个由五个傣族千年古寨集合的村落群,充满了神秘的味道。

  寨子里的老师慢条斯理的讲述着贝叶经的历史,如果没有贝叶经,傣族的文化、历史、佛经、传说,就无法流传到现在。

  它类似于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