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周长亭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周长亭

第(1/3)页

第五十三章          周长亭

塞外的风还没有吹到北京。

但是长亭的风已经吹到了周梦臣身上。

几乎一日之间,周梦臣就有一个新号,就是长亭先生。

好的作品即便是发酵也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等这送别自己的发酵,要一两月,甚至一两年,才传播开来,这才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夏言为周梦臣搭建舞台之后,几乎一夜之间,京城官场都在风传送别。

很快就成为京师风月之地的首选爆款。如果谁在夜里从烟花之地路过,准能听见这一首送别。

甚至不仅仅在士大夫之中流传,也因为通俗易懂,便于传唱,乃至于北京城的老百姓们也都在唱,大有凡有井水者,皆有周词的意味。

甚至周梦臣都不大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爆火。

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就远了。

首先在北宋年间,词都是能唱的。但是到了南宋之后,就变成了文人词,李清照就吐槽某些人的词都不能唱了。

这种情况流传之后,在明朝更如此。

明朝流传各种曲子,甚至有士大夫度曲。看上去很高雅,但是奈何老百姓不喜欢。特别是一些曲子都时候套用前朝的旧调,倒不是说不好,但是听众的口味是会变的。很多东西,一旦高雅起来,似乎就脱离群众了。

所以士大夫喜欢的词曲与百姓的曲词是有差别的。

当然了,这也不是完全不交际的。甚至很多民间小曲,传播广了就夺了正统曲子的词牌。两者之间,也有很多文人都模仿民间的民歌做词,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徐渭。

说到底,双方之间是有察觉的。就好像是网文与纯文学之间的差别一般。

周梦臣的送别,其实很难分类的,从格式上可以说是词。从曲调上,又是另度新曲。说是新词不错,但说是曲,也不错。甚至在音乐上有很大的突破,那种自由度说民歌也没有什么问题。

一时间好像打通了上下阶层的欣赏阀门,做到了雅俗共享。

在加夏言抬举,自然没有人说不好的。

顿时周梦臣暴得大名,一下子在整个北京,乃至于整个天下传开了。

当然了,这种声誉暴涨,也不仅仅是这一个词的作用,毕竟在很多士大夫耳朵之中,周梦臣这两年出现的频率也不算低,大家也都听着耳熟。只是送别这一首词一下子将周梦臣的名声推上的高潮。

毕竟一个阴阳官精通天文历算营造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