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两更合一更)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两更合一更)

第(2/3)页

不知为何林延潮斤斤计较钱财之事,但老师要货比三家,弟子们也唯有帮着找门路。

        几日后他们终于在京郊寻了一处刻坊。

        林延潮坐着马车,亲自来到这刻坊。此刻坊乃标准匠户刻坊。

        林延潮进了刻坊,一名头发花白的老翁与一名中年人正用刀在雕板上刻字。

        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在雕板上用笔描字,一个则是拿着滚刷在刻好的雕版滚印,另外几名女工则是在擢配,装订。

        刻坊充斥着油墨和木屑的味道。

        林延潮扫了一眼,看到那正雕版的老翁和中年人身上不由心道,我没看错吧,居然真是雕板印刷。

        难道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还便宜吗?

        见林延潮站在门口,一名年轻人看了出来道:“客官,是来的印书的吗?”

        “放肆,孙老头睁大你的狗眼,这位是今科状元,还不跪迎。”匠户里甲大声喝道。

        听了是状元公,刻坊里匠人都是放下手头之事,来至林延潮面前跪成一排。

        那老翁颤栗地道:“小人孙有功,是刻坊匠工,本以为状元公要迟个几日才到,但没料到今日就来了,小人未能远迎,还请状元公恕罪。”

        林延潮笑着道:“老人家无妨,我先来看一看。”

        林延潮来前就听说了,这刻坊属于匠户。

        明朝的户籍份三等,为匠户,军户,民户。匠户与军户一样都是世袭,祖祖孙孙都要当工匠的,不能从事其他行业。

        孙有功这一家原籍浙江海宁,成祖时从海宁至京师为住作匠。

        身为住作匠除了每月为朝廷服役十天。其余时日可以自营。至于孙家自营的匠坊,平日都是给书肆印作通俗小说,然后按书页定价。他们采用的是雕版刻书,每页约五百字,一页收白银五钱。

        如此《学功堂杂论》一刊刻书只需五两之资。不是说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节约成本吗?怎么到了最后雕版印刷还要比活字印刷便宜这么多。

        我莫非穿越错朝代了吗?我大概是来到一个假明朝吧。

        林延潮几乎仰天长叹。

        林延潮对孙有功道:“起身吧,我来看看你们的雕版与印纸。”

        林延潮话说得客气,但几名匠人哪敢轻易起身。

        正所谓士农工商,工匠社会地位极低,不说林延潮身为当今状元,就是一名普通读书人,他们也是不敢失礼了。

        匠户里甲在旁道:“状元公,还是让他们跪着说话好了。”

        林延潮也不刻意坚持,而是问道:“孙有功,你家几口男丁?”

        孙有功跪着道:“有三子,长子在司经局应役,老二家里帮我雕书,老三还在蒙学读书,其他人是我请的帮工打打下手。”

        孙有功说完,匠户里甲就在那边笑:“孙老头,你家老三还想出息?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不如老老实实给贵人做事,白白将银子投进水里作什么?”

        明朝的匠户是可以科举的,中举中进士的人数虽少,但也不是没有。只是身份仅仅限于自身入役的匠户,如那些因罪全家逼为匠户的匠人则是没有资格的。

        孙有功听了总甲的讥讽,嗫嚅地道:“咱刻了一辈子书,但书上的字十个里也识不得一两个字,老三将来读书不成,至少也可作个识字的工匠啊。”

        林延潮则是没想到孙有功居然不识字。

        于是林延潮询问孙有功雕版印刷之事,并将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比对了一下,他终于明白为何雕版印刷仍在明朝大行其道的缘故了。

        原来这个时代活字印刷,主要用于私人刻书,尽管刻出来字迹清楚,点划明确,但成本太高了。

        而民间如赫赫有名的建阳几个书坊,很多还是采用雕版印刷。

        要知明末可是通俗小说兴起的时代,如大家今天看到的某梅,某团之类的小说,都是用雕版印刷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的。

        这是为什么?因为通俗小说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