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

第(2/3)页

继儒,董其昌二人,尚且名声不显,也没听说过哪位官场大牛招揽过。        所以林延潮就打算抢一个先手。        林延潮也是修书一封给他,结果仍是被拒绝了。        拒绝原因是,父母尚在,不敢远离。        话一般到了这里,也就打住了。林延潮却打听他家庭状况,听说他本来家里很有钱,但后来家道中落,只能务农为生。        林延潮听此后命人送去十两银子。        拿到银子后,徐光启十分惶恐,亲自来归德见了林延潮一面,将家里情况说了一遍。        说他的祖母徐氏刚刚病故,去年他家里又遭了水灾,父母又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徐家上下是靠他一个人撑着,他是无法远离家中。        林延潮听他的说明,知道此人确实至孝,自己看来是又招揽不成了。闪舞小说网        如此与其强留,倒不如留一个缘法,于是林延潮再拿给他十两银子。        这钱犹如雪中送炭,令徐光启十分感动。        徐光启的十动然拒,令林延潮对华亭三杰的招揽彻底失败。于是林延潮心想与其继续在挖历史上名人的事走下去,真是事倍功半。        倒是自己不争不抢下,孙承宗,陶望龄,郭正域,袁可立,左光斗主动上门。        如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与其挖人,倒不如自己培养人才呢?        林延潮当年读书时,就十分敬佩曾国藩。        曾国藩的治幕是有手腕的,他幕僚团阵容,唯有胡宗宪可与他相提并论。        但二人当时都已是封疆大吏的身份,什么样的人才请不来。而自己虽有三元名声,但位不过知府,要真请到如董其昌,陈继儒这样的一流人才,还是不行的。        特别是有功名的人,都是喜欢去当朝宰辅,或者是致仕大员下面担一任幕客,先有了靠山,将来无论是考取进士,还是在官场上都方便的多。        所以林延潮也当唯有从没有功名的人培养起。        因此林延潮继续招贤,虽之后都没有来什么有名望的人物,甚至不少都是没有功名在身的。        但林延潮不计较,凡在水利,以及钱庄经营上有一技之长的,都召入幕下。        就在这时,传来了巡抚杨一魁向朝廷请致仕,而后朝廷派顺天府尹臧惟一来河南替杨一魁任河南巡抚的消息。        新任巡抚到任,岂是小事。正所谓一人一政,对于林延潮现在要卯足全力干大事的官员而言,最忌讳的就是上面的人事变动。        若新任巡抚到来对贾鲁河疏通的事,有什么更张,那么林延潮的政绩就要凉了。        但是新任巡抚到任,林延潮就着急去巴结,会被官场中人诟病,同时身为知府也不易轻离治地。        于是林延潮找了一个视察贾鲁河的由头,'顺路'就拐到了开封府。        林延潮到开封府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送杨一魁离任。        林延潮以往与杨一魁相处很好,在马玉之事上,二人相互借重(勾结),各自铲除了心腹之患,送送也是应该的。        话说回来,杨一魁在河南有政声,解决了不少前任巡抚留下来问题,打压了宗室气焰,干掉了马玉,初步平定了前年河南大水,淹没百里的灾患。        但是去年为了应对潞王就藩,杨一魁在马玉逼迫下,下令各府对百姓催科,间接导致开春后粮价暴涨,民不聊生。        于是杨一魁被潞王一党的御史以扰民,赈济无方的名义弹劾数章。        这件事对于杨一魁而言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讽刺。杨一魁受不了这气,一怒之下,就向朝廷请求了致仕。        然后天子也就答允了。        所以杨一魁离去时有几分凄凉,百姓怪他,天子怪他,连九泉之下的马玉也怪他。        做官做到这个地步,也是悲催。        码头上寥寥无几的官员相送后,倒是林延潮赶来时,令杨一魁有些触动。        “宗海,老夫已不是河南巡抚,此后与百姓无异,你实在不必冒着离境的风险,来开封相送啊。”        林延潮暗道,惭愧,谁是来送你的。我是顺路的。        林延潮面上道:“抚台休要这么说,抚台在林某心中,永远是河南的巡抚。就算离境也要亲自来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