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一章 国策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百八十一章 国策

第(2/3)页



        因为张居正知道,连他的名位都恢复不了,那么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什么变法的事也是休提。

        而今天林延潮终于完完全全将想法,都抖落在天子的面前。

        或许再退一步看现在亮出自己的底牌有些太早,条件有些不成熟。但是天子何等聪睿,多年君臣,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这点心思,故而以张居正例子告诫。

        今日在武英殿相问,林延潮本不会直言道出,但这时候却不能不说。

        当时林延潮心情很忐忑,当时就如同将自己的底牌翻给人看一般。

        结果好的出乎他的意料,天子没有当堂驳斥,说明他并没有反对的那么坚决。毕竟国策这么大的事,身为天子因为自己几句话而更改,若是一言劝成,就异想天开了。

        唯有漫漫历史长河,方能证明谁对谁错。

        就算天子一时不采纳也没关系,信则用我,若是不信,朝廷再如何也需要能办事,敢办事的官员。

        再不济退居山林,将事功的学说遍布天下,那自己的学生或门徒,完成未竟的事业。

        这也是功成不必在我。

        此刻武英殿内,张宏,陈矩都立在一旁。

        天子先问张宏,张宏想了片刻然后道:“若当时内臣处于林宗海的位子,不说乃是上策,此明哲保身。但若是说了,倒也不能算是错,毕竟他将私心告诉陛下了。”

        “他此举无疑说是陛下若用他,就要支持他的主张,如此也免得将来欺君。”

        天子点点头向陈矩问道:“陈伴伴,你当初与朕说林延潮似张太岳,今日又如何看?”

        陈矩道:“陛下,林宗海此人功利心极重,而且也是极热衷于功名,当年他为了结交内臣达成疏通贾鲁河事,不惜刻碑立石,遭到士子的诟病。由此可知他又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放下身段,甚至不惜背上骂名的人!这一点与他很像。”

        天子闻言点点头道:“说的不错。”

        陈矩道:“不过今日林宗海一番话,令臣想到另两人!”

        “哪两人?”

        “董江都,王临川!”

        天子嗯地一声道:“林延潮都说了他要做董江都,王临川!”

        陈矩道:“陛下,慧眼如炬,但内臣觉得林三元话里还有一个意思。陛下以为董江都,王临川是何人?”

        天子想了想道:“在朝是大臣,在野乃大儒!”

        陈矩道:“正是如此,所以林三元与二人打的是一个主意,位极人臣固然美哉,但若能以经术定国策,此才为其之志!”

        董仲舒与王安石若说有什么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干一件事就是创立'新学'。

        董仲舒的新学,改良儒学,被称为新儒学,因为新学糅合了法家的思想,结果被当时儒学上下一阵大骂,认为董仲舒更改经义,不是儒学本来的面目。

        但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却成为两千年来历代皇朝'用其实'的治国思想。

        至于王安石的新学,被称为'荆公新学',主张立足儒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