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诗书满腹气自华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诗书满腹气自华

第(2/3)页

,咱们乡里都设有市集,每逢初一十五,老百姓即拿着农货去赶集,互换所得。但为何要初一十五设市集,而不是天天都设集呢?”

        “那是因为老百姓手里的农货没那么多,每日都去市集反而耽误农事。但若是老百姓手里农货足够,不仅自己足够吃了,还有多余交换,否则放在手里就烂掉。如此他们必然有空就去赶集,那时不重生产而在交换。乡市里再以初一十五设集反而不便,改为天天有集,这才是真正的通商惠工。”

        “故而农事一日不稳,我们一日不足以谈通商惠工!故而正如孺东兄所言,这尽地力才是天下第一等之学。”

        听了林延潮之言,徐光启眼底有一等亮色升起。

        林慎,徐?祝?陶?旱热艘彩切脑贸戏??靼琢怂?胄煺昝鞯挠靡狻

        徐贞明沉默半天方道:“贤弟之见识,某不及万一。”

        “惭愧之余,某想起某少年曾羡班都护,书生投笔从戎,又曾羡荆轲高渐离,狂歌过燕市,而今已经风烛残年,想的只是给后世留些什么。我不图青史留名,只愿有益于子孙就行。”

        众人听徐贞明之言都十分钦佩。

        而林延潮也是点了点头,从以农为先再到通商惠工,自己的学说也算是跨出了一大步。

        这看来没什么区别,但却是坚实的第一步。

        为何这么说呢?

        儒家强调士农工商等级尊卑来保障农民的利益,而法家则是国家垄断其他一切之利益,来鼓励耕战,

        所以在农事上,无论是法家和儒家都是一致赞成的。

        董仲舒当年提出新儒学,他明白一个新的学说贸然提起就会引起大的辩论。

        所以董仲舒先提出了大一统,大一统是儒家与法家的共识,先取得共识再默默推行自己的主张。

        林烃当初得知自己大力推广番薯,感到放心也是如此。

        他可能对事功之学并不了解,心底存有怀疑,毕竟从南宋以后,这事功学派已是断代多年,但林延潮的第一步却是得到了他的认可,同时也赢得了很多士大夫的好感。

        但下一步怎么走却是两说?

        林延潮要以农为先,是为了发展商业工业,按照国富论里所说社会化大分工的细分,提高生产效率才是正途。

        但是儒家法家却是通过压抑其他行业来保障农业。这就如同战国时农家的主张一摸一样,农家提倡上至天子,下至百姓,这样君民同耕的办法来鼓励农业,甚至还提及市无二价,也就用统一价格的方式,来保证农业的生产利润。

        所以这才是双方的根本分歧所在。

        但是无论下一步怎么走,这第一步林延潮算是走成功了。

        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林延潮从京里得来的消息而知,这功劳最后被李三才摘了桃子。

        番薯是林延潮从番邦引进的,这功劳是跑不掉的,所以林延潮倒是无妨,但徐贞明操劳了一辈子,最后竟落得罢官。

        林延潮不明白其中申时行是如何操作的,他也没与自己明言。但林延潮个人猜想过去,应该是申时行觉得自己马上要退了,故而以此为筹码来拉拢王锡爵。同时裁撤徐贞明是天子的决定,所以这个功劳最后不好分给他。

        当然还有什么另外的原因,自己就揣测不到了。

        一般想到这里,正常人肯定是要觉得林延潮被申时行坑了。但林延潮知道申时行一手和稀泥的好本事,他以后有的是用得着自己的时候,所以一点也不着急。

        下面书院准备之事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在人事上,林延潮本人出任山长。

        古代书院的掌教者为何要称山长?这是也有来由的,过去隐居山林的名士称为山人。

        山人一贯是隐士的雅称。而最早的书院都是民间办学,故而掌教者不是朝廷指定,都是隐士的身份,因此称为山长。

        对于林延潮而言,他看重不是这个身份,对于他而言从官员任上退下后而成为山长,这将会是一段很有意思的人生阅历。

        当过官员后,能够知道什么叫以苍生为念,成为书院讲者后,方体会盼君成才的心情。无论在庙堂还是在江湖的经历,对于林延潮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而书院比起两个月前,也是有了惊人的变化。

        原先书院只是三元坊里几处不起眼的民宅,但现在外头已是立起了黛瓦白墙。

        书院大门上书写着‘鳌峰书院’几个字,外头是闹市喧哗,结庐在人镜。进了书院大门后,却是另成一片天地。

        书院的中心即是崇正讲堂。虽说林延潮开办书院,但却没有在书院中心的标志建筑上标注上学功,事功等字样。他一贯的主张是希望书院的学风能兼蓄并包的,墨,法,理,心,事功各家学派在这里都可以敞开来讲。

        所以学院里的名字都是由下面的讲者议定的,林延潮丝毫没有干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