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零七章 舆论热点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两百零七章 舆论热点

第(2/3)页

当然这话肯定有逻辑上的漏洞,但为辩而辩不合林延潮现在身份,何况他为什么要辩。

        林延潮认真思考后回信给邹元标。

        古礼三百,威仪三千,刑亦正刑三百,邹兄所言‘慎刑繁礼’,正合于圣人制礼之道。

        马屁拍完,林延潮就开始反驳了其大意是。

        礼不下庶人的意思,并非是庶人可以不知礼,而是当先以礼法教化庶人,知礼后方能约礼。

        至于刑不上大夫,也不是保持尊卑,而是轻易苛刑于上,这样无人敢于任事。

        辩论到这里,林延潮又写到,

        圣人曾言,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由是可知,十世之礼,可损益,百世之礼,可损益。

        周公制礼乐时,犹恐‘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而今已去两千载,我辈动则法古则后于时,动则修今则塞于世。

        这里林延潮引用孔子的话来辩论,邹元标说礼不可变。

        但孔子说过,殷礼从夏礼而来,但有所损益,周礼从殷礼而来,但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十世百世以后的礼,虽说相承袭,但也是可损益的。

        周公当年制礼乐时,仍担心君子不会跟随,但现在去周公制周礼已两千年了,我们却仍信心满满守着周礼不变,法古就是落后于当下,拘泥现状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林延潮又写到,礼法非天降,非地生,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循循相因,无疑于固步自封。千百年来以降,代代皆是大争之世。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当如此,国亦当如此。

        林延潮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心底激荡不能平,信到最末他不由想起严复的天演论。

        又补了一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句话林延潮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

        这话放在动物身上,好比气候变冷,更强壮耐寒才会活下来,这是没错。

        但放在人上?怎么能轻易说一个人有用没用?

        古时身强力壮者为尊,但后来赢弱书生也可为官。

        再如残疾人,再如穷人,也用适者生存?

        残疾人中有霍金,穷人虽穷,却更有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一旦遇到机遇也会翻身。

        盛世百年让大大夫们缺乏忧患意识,从上到下只想着如何搞平衡,这样沉睡的雄狮不抽几个鞭子是决计醒不来的。

        所以这句话正确也不正确一样,放在当下还是正确。林延潮尽管知道此言争议很大,但仍是写在给邹元标的信中。

        二人都是同意将书信示于学生,所以书信内容由门下的讨论,传播了出去。

        在万历十九年这个年份,在明帝国的东方,丰臣秀吉已是矢志讨伐朝鲜。

        朝鲜国虽有听到风声,但国内官员上下仍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西北的顺义王,海西蒙古各部正与郑洛的大军对峙,副总兵哱拜增援时见平叛明军军容不过如此,不由生轻中国之心。

        播州的杨应龙暂时臣服,内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