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第(2/3)页

来往,只能令朝堂上乌烟瘴气而已。”

        林延潮正说话时忽然下人禀告道:“老爷,濂浦的林老爷来京了。”

        林延潮一听又惊又喜道:“他身在何处?”

        下人道:“已是到前院。”

        林延潮立即责道:“怎么不早通报,随我速速出迎。”

        林延潮当下来到前院,但见一名四十多岁穿着青衫男子,正负手立在院中,一旁下人给他从马车上搬行李。

        林延潮立即道:“学生林延潮见过老师。”

        这青衫男子回过头来,走至林延潮面前扶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叹着道:“十余年前,你为儒童,我方而立,而今你逾弱冠,为师却已是老了。君似东去之水,我只是江边礁石,然而能目送你远去,知吾学所托得人了,足哉!”

        林延潮心底百感交集道:“老师,正值盛年,大有可为,何必言老。”

        林烃笑了笑道:“若无眷念红尘名利之意,心即已是老了,为师这几年来尝生死别离,人间种种之苦,早没有了仕进之心。我这一次来京,不愿惊动任何人,顺缘而去,你也不必替我奔波。”

        林烃这一句话将林延潮所有的话堵住了,林烃是何人,不说这一次前礼部尚书陆树声力荐他出山。

        不说他濂浦林家在以往朝中多少人际关系。

        更不说庶士士出身。

        仅仅凭着他是首辅申时行的同年,申用懋,申用嘉的老师,他要想仕途得意,一点也是不不难。

        可林烃却没有了仕途上进取之心,这点谁来也没用。

        下面林延潮吩咐人招待随林烃而来的家人,自己则是相陪。

        林烃坐在位上道:“对了,我一来京,即听闻御史弹劾你是吗?”

        林延潮苦笑道:“真是坏事传千里,连老师都听说了。”

        林烃笑了笑道:“那你与我说一说吧。”

        当下林延潮如实说了一番。

        林烃闻言道:“兴办义学之事,为师以为你没有错。”

        “我生平只收过你一个弟子,你非我的族亲,又是寒门出身,除非家父,族里不少人都劝我不将你收门下。”

        “但为师见你第一眼起,即知你是读书之才

        ,有志于科举,但心底急功近利,此非读书之道。我不忍荒废良才,当时辞官在家又有空闲,故而才教你读书。”

        林延潮道:“老师的恩德,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林烃摇头道:“我只是说个例子罢了。延潮你家贫贫寒,非名门之后,若不得门路,如何与林泉,叶向高他们相争。茫茫人海中,你我相逢是一段缘法,那么其他人呢?其他怀有才华之人呢?”

        “兴办义学,就是让天下百姓知道,读书明礼,非富家子弟独有。科举做官,非官宦人家之门。人不怕吃馒头,怕的是从晓事起,就知自己一辈子只能吃馒头。”

        “王荆公曾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读书也是如此,去不去在于志向,但我等所为在于开一条路。让想走这条路的人知道有没有钱,何等出身都不是难处,读书只在于天资,只在于有志者事竟成而已。”

        “我等读书人与人常道何为仁?过桥后,再助人过桥,这就是仁。仁者,爱人而已!”

        林延潮闻言不由深受触动,当下道:“多谢老师,学生记住了。”

        林延潮深受触动,一旁堂下的袁可立,陶望龄听到林烃与林延潮的对话,不胜佩服。

        也只有林烃这样的业师,才能教出如林延潮这等的学生来。

        林延潮安顿林烃后,然后即是回到书房。

        方才林烃的一番话令他思绪不能平静,想到武英殿里天子的见疑,自己官职任命迟迟未下,他有很多话堆积在心底,不吐不快。

        林延潮看到书房里的笔墨,心有所动,当下磨起墨来。

        亲自动手磨墨,帮他平和了心情。

        但见墨已化开,林延潮取过一支笔来,抬头看了一眼庭院中景色,然后在纸张上运笔如飞。

        屈指算来,林延潮已是许久没写过文章了,今日却文思如泉。

        文章的名字很简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一句话取自管子。

        人一生下来,争的就是分肉吃肉的权利。

        最初时,身体最强壮之人垄断一切,但有长矛弓箭之后,从此弱者敢不从命。

        后来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法家治世,以兵革杀伐,以严刑峻法为文,文字只要以刑法政命之名存在即可,但有一等人却不肯,他们饱读诗书,以先贤之言为规,读书授徒,不受王化,故而韩非子云儒以文乱法。

        而到了今日,国家之贼,已成了这些世代簪缨,口颂诗书之人。他们身有功名,免税避法,日复一日穷奢极欲,讲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觉得得来一切理所当然。

        大多数百姓们目不识丁,自己又能听谁之言,辨何是非?谁又能替他们讲道理?

        正如有了长矛弓箭,方能对抗匹夫之勇。

        义办义学不是让更多的老百姓成为读书人,更是让每个老百姓都是读书人而已。

        如此读书人还有什么了不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