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

第(3/3)页

  “那也要看天子肯不肯用,敢不敢用,”郭正域叹道,“恩师不在庙堂上我等也当事功!”

        “说得好,先以此酒先敬张文忠公!”方从哲笑道。

        “但盼有沉冤得雪的一日!”郭正域点点头道。

        二人将美酒洒在地上,室内顿时酒香扑鼻。

        二人都是大笑,然后各满一杯落肚!

        二月春寒料峭。

        而在运河边,一所书院已是建成。

        听闻林延潮讲学开办书院,保定巡抚刘东星可谓出钱出力,当地官员也是极力配合,故而不过数月功夫书院即已建成。

        建一座书院容易,但书院何去何从却是不容易。

        书院名为学功书院,学功是林延潮的,也是以学为功之意。

        此书院距京师不过百里地,兼之靠近运河,着实方便。

        学功书院与鳌峰书院不同,分文,理两大学院。

        文学院由林延潮兼任院长,副院长则是徐火勃,理学院则请赵士祯,徐光启二人兼任。他们反正任中书舍人也是有名无实,而在京师鼓捣那些东西也不被传统士大夫所认可,因此索性就搬到书院来研究。

        书院落成之日,文学院又称作精一学院,出自当年林延潮在鳌峰书院所讲的精一之功,糅合了王阳明所言‘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代表了事功之学在于惟精惟一。

        精一之功用人话来概括就是,先设定目标(道心),确定目标与现实(人心)差距,既不可不切实际,也不能太佛系,找出方法所在(惟一),然后通过解决问题去实践事功(惟精),最后通过实践达到目标或接近目标。

        比如要赏花除草,去除草即可,既不要斩草除根,也不用违意接受,一心一意去为之好了。从心而为,不是为而累心,说到底即是‘知止而后有定,定生静,静生安,安生虑,虑而后能得’。

        此论化自儒家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林延潮谓众门生,这一句小至修身处世,大至为官治世皆可用得。

        而理学院则称为有贞学院,这是为了纪念徐有贞所名的。徐有贞曾任鳌峰书院讲师,后在任职的路上病故,但他所写的先后两本潞水客谈,却成为了有贞书院的宗旨。

        在潞水客谈中所言,天下务农之学有两等,一等是尽地力,一等在于劝农桑。

        尽地力就是让同样大小的田种出更多的粮食,劝农桑则在于让更多人的去种田,或从事种田有关之事。

        精一书院就是劝农桑,而有贞书院在于尽地力。

        当时大多读书人务得都是劝农桑,但后世读书人学尽地力的更多。

        故而读书人嘛,难免两等学说都是彼此相视。但菜鸡永远都是互啄的,高手则知长短互补。

        至于学功书院的宗旨也改了。

        人才不是木材,砍下供人取暖,而是要为参天大树。

        为国储才,为科举之用不是书院宗旨,而是志在让人人皆尽其才。

        听说不以科举为正业,徐火勃等人都是吓一跳,如此书院哪开得下去?又有哪个读书人肯来?

        不仅如此,学功书院还改了以往励学金的制度,没有上舍中舍外舍之分,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也不提供免费食宿,且供给膏火银。

        不仅如此书院学生食宿书本学费自理,一学三年毕业时还要进行考核,若考核不过,书院不承认你是书院的学生。

        这一下众人皆惊,从来没有听说如此办书院!如此哪里能吸引到优秀的学生至书院就学。

        而林延潮则不介意此,对于书院学生不设门槛,但凡能交得起学费,一概收入门下。

        这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举动,又是引起了徐火勃等讲师们一番惊世骇俗的讨论。

        如此林延潮还打算书院第一期招收三百人,但凡十六岁以上的读书人,出得起钱的都可以来(划重点)。

        自书院在新民报上放出招生广告后,徐火勃等做好无一人上门的准备,但哪知短短数日竟有一千余人报名书院。

        因此徐火勃又是一番‘震惊’,最后因院舍不足,林延潮对书院学生进行一番难度极低的考试,剔除了一些连字都写不好的‘读书人’,最后收了一千人。

        其中精一学院七百人,有贞学院三百人,大多人都是冲精一学院来的,若非精一学院收满,有贞学院连三百人都招不满。

        于是林延潮就在学功书院驻扎下来,以后与顾宪成,邹元标的东林书院形成一南一北两大书院。

        本来林延潮在闽中办学,地处偏远没有那么大影响力。但经此一事林延潮等于几乎将书院开在天下脚下。

        赴京赶考的读书人路经此处,无不闻名前来拜访,因此学功书院名声越来越大。

        甚至连进京作官述职的官员,也要来此拜会林延潮,官场上有谚‘未去朝天子,先来谒学功’。

        夏去秋来,学功书院再度招生,又收一千学生。林延潮向着三千弟子又近了一步。

        当然林延潮也很忙……忙着造人,林浅浅有孕,数月之后为了林延潮诞下一女,闺名单字一个双。

        林延潮喜不自胜,书院开办,又得一女,但觉得此生足矣。

        而天下仍是大旱大水兵事不断,一片如火如荼。

        林延潮有时一别书院,溪边泛舟钓鱼过着不问世事的日子。

        虽说林延潮不问世事,但朝堂大事还是不断传入他的耳中。

        郭正域向朝廷提议设立辽东布政司之事,首辅赵志皋,次辅张位还以为是林延潮的主张,来信咨询打探。

        于慎行起复出任礼部尚书,多次请他回朝主政。

        闲居在家的申时行,沈鲤来信责他‘不谙大体’,枉费他们多次举荐的心意。

        这些都是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

        林延潮于来信一笑置之,历史轨迹早已改变,如同一个车轮碾过虽是一遍又一遍,但车不知不觉已是行了许远,注定了不是当初的路线。

        日趋纷乱的天下大势,又泼上了一瓢油。

        阙左门前的宫道,郭正域拄着铁柱杖,一步一步行着。

        此铁柱杖是天子所赐,一般是给致仕大臣的恩典,这一次特赐给郭正域,一来是因他辽东军功之故,二来是为当年打断其腿亏欠的补偿,三也可能是同病相怜。

        铁柱杖顿在宫道上的青砖上,铿锵有声,众官员都看了过来。

        眼下郭正域不再是当年顺天府知府想打断腿就打断腿的读书人,他已是正三品大员,朝廷的封疆大吏,主理辽东。

        而今日廷议议论是否设立辽东布政司,正是由六部主事以上,在京五品以上官员,连同科道合议。

        此议正是由郭正域倡议的,经过内阁核准后下兵部部议,再交廷议而决定。

        此议能经内阁核准已是极难,再经兵部部议更是难上加难,无论最后廷议上能不能通过,足见郭正域的能量了。

        宴厅内的阁臣沈一贯打量四周,一旁的兵部尚书石星正与他的同乡礼部尚书于慎行谈笑风生,而厅外的郭正域令他颇不舒服。

        当初他因一己之私用自己的学生为庶常,而将郭正域拒之门外,失去了成为对方教习师的机会,没料到而今对方竟官至辽东巡抚。

        更令他不舒服,郭正域不过是林延潮一个门生而已。

        更不用说出任皇长子讲官的孙承宗,新民报主编方从哲,还有几乎穿一条裤子的于慎行,现在石星也因与于慎行乡党的缘故,隐隐倒向了林延潮。

        林延潮还未回朝堂上,一旦回到朝堂上又如何?

        “肩吾,怎么脸色不好看?”于慎行与沈一贯说话。

        于慎行与沈一贯是同年,又一并入翰林院,当然了解这位年兄‘忌刻好胜’的性子。至于他与郭正域的过节,也是了解一二。

        沈一贯自不会把心事与人说,而是道“可远兄,莫非会看病否?”

        二人笑了笑都是看向门外,廷议即将开始。

        。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