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不用着急_重生英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4章 不用着急

第(1/3)页

在去年的圣诞节那天,中海油的董事长只身来到了洛杉矶的一家餐厅中,同优尼科方面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会晤,所谈的,就是有关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公司的事情。

    而在付承宇和优尼科公司的董事长威廉姆斯见面仅过了10天,消息灵通的英伦《金融时报》就率先披露了中海油洽购优尼科的“秘闻”。

    现在看起来,以巴伦的经验,这种秘密的会晤,当时还能够被媒体披露出来,恐怕很大可能是优尼科方面故意释放的消息,为的就是引入竞争者来抬高价码了。

    等到今年的2月27日,优尼科公司就开始向中海油提供了初步资料,邀请他们作为“友好收购”的候选公司之一。

    在第二天,也就是2月28日,中海油启动对优尼科公司并购的项目时候,开始聘请了各领域的世界知名顾问助战。

    投资银行是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法律顾问是DPW、Herbert  Smith:税务顾问是德勤;技术顾问是Mller  Lents;公关和媒体顾问是Brunswi  ck,PSI;政策顾问是Akin  Gum……

    然后在3月份,中海油决定向优尼科提出一个每股59-62美元的报价区间。

    这一次的报价属于意向性报价,不具有约束性,其目的是表明中海油对本次收购的诚意,争取一张进入优尼科收购者行列的入门券,以打开进入尽职调查阶段的大门。

    之后,优尼科董事会接受了中海油的非约束性报价,允许中海油进行“确认性”尽职调查。

    很快,包括董事长威廉姆斯在内的优尼科十三名高管组成的特别小组杀到燕京。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就中海油关心的优尼科核心油气资产和储量等问题做现场陈述,并回答来自收购方领导小组的各种问题。

    当时优尼科高层之所以主动向中海油投去橄榄枝,奔赴燕京进行谈判,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中海油掌握着巨大的天然气市场,由它收购,优尼科的股票会增值;

    第二,中海油已经表态,收购后优尼科的高管层会基本留下,这对优尼科管理层来说,算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三,由于中海油的大部分股票不能全流通,所以要收购就得全部拿现金,对于优尼科的股东来说,这很有诱惑力。

    在尽职调查结束后,中海油收购项目组最终确定了优尼科公司的估值范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