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调笑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7章 调笑

第(2/3)页

就像那首《十五的月亮》所唱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嘛。”
这首歌是他亲自谱的曲,就在十几天前的中秋晚会上,他安排的几个军中嗓子好的官兵在入朝官兵伤病员联欢晚会上一唱成名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伤的脆弱和思乡的感染,当时台上台下一片眼泪,当时他就想成立军中文工团来着。
文艺宣传对军中士气的影响古亦有之,垓下四面楚歌就是一次成功的攻心战的例子,连美国都知道用模特和影星来劳军,可见它是有一定作用的。只是,后世的军队文工团变了味,大量增加的不打仗穿军装、动嘴的待遇远胜拿枪的文艺兵挤占了大量军队资源,过犹不及了。
目前,总政治部也在思索如何改变一下军队宣传说教过多的不足,建立文工团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部队文艺工作,是后世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工团是部队文艺工作的重要建制。因为军队的特殊性,一些边海防的艰苦岗位的慰问演出,需要表演者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和奉献精神;有些基地等演出慰问对象,还有一定的保密性;
而一些直接面向部队的节目,其创作和表演,都需要有很强的兵心兵味。这些都不是简单地“向社会文艺团体购买服务”或者由普通的部队官兵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或短时间脱岗集中搞一下就行的。
但是编制不能太大,尤其是令人瞩目的军衔不能过高。动辄正军级、正师级待遇有点过了。
张汉卿所构思的文工团,最高军衔不超过正师级的少将,而且指的是总政治部麾下负责人;海陆军三军政治部的文工团团长,最高军衔不超过少将;而各舰队、各军区、空军各部的文工团团长,最高军衔不会超过上校。
待遇方面,严格与军衔对应,要让文艺兵理解“拿起枪来战斗,放下枪来宣传”的意义,把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军的官兵来看待,而不是街头卖艺的把式、招摇走穴的祖宗。
中秋晚会的巨大成功,让张汉卿决定迈开这一步。他首先请他的夫人于凤至带领一拨人来大连、然后再到朝鲜前线去劳军,等造成声势后,再顺势组建文工团,这样,才不会有人乱嚼舌根。不然,以他的风流名声,难保有人会私下里说他要为扩充后宫打掩护。
这才有于凤至的北上之行。
这位正室夫人在他的私生活上后来极少插足,这种信任和无条件的忍让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所以在平时,他一向敬爱有加。女人,都是用来哄的。她想得到男人的夸奖,那就不妨多夸夸,反正是惠而不费。
于凤至抿嘴而笑,丈夫的调笑,让她倍感温馨。尽管结婚已经十几年了,他们仍然恩爱如初。在这种场合,一些小心意儿是可以畅所欲言的,她看着张汉卿,狡黠地眨眨眼:“军功章你和我平分了,人家廖雅权小妹妹的功劳怎么算?”
张汉卿的心“扑通”跳了一下,尽管这位元配夫人、也是大姐姐的平常不大过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