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无耻”的对手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6章 “无耻”的对手

第(1/3)页

  可是人民军不按常理出牌。就在观战的龟尾认为接下来就是一场训练有素的日军展示肌肉的秀场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当双方队列接近,准备肉搏,即将接触而还未接触时,最前排的人民军在一名军官的命令下突然立定站好,然后“啪啪啪”一阵齐射。
由于这次齐射距离近、目标又密集,日军初期正全心全间地准备肉搏并全无防备,非常有杀伤力。
如同把枪塞在日军的肚子上放枪,这一排枪的准度也极大,基本上不需要瞄准。一阵硝烟过后,日军至少有五十人被当场击毙,另有几个运气不好的人民军战士稍打歪了一点,但也造成击中的日军重伤。
随后,人民军官兵一跃而起,才开始真正的肉搏。
这纯属一种有预谋的标准战术了。百十来人的队伍,一下子就消灭掉半数,在人数上便少了,而且这一轮枪彻底把日军打懵了:支那军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龟尾见状也大骂:“无耻的支那人!这是对武士精神的侮辱!”
可惜对面的侯万山连长听不到----这个曾经参加敢死队不畏自己生命但担忧妻儿生活的排长,现在已经火线提拔为连长了。这时候,他的脸上见不到半点担忧,生死早已经置之度外了。
至于日本人恼火的所谓违反“规则”,侯连长是没有半分愧疚之意的。你的规则你遵守好了,我们的规则是能少死一个军人就绝不会吝惜子弹,这是少帅多年前的规定。
是的,张汉卿在重视军人的士气的同时,也没有人为地把精神力量的作用绝对化。中国战争对于官兵的死亡传统上的态度是忽视的,很多关于军事的影视作品也常有“我不关心伤亡数字,我只要XX”的豪言,却为不少人称道。
只是这些伤亡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虽然有情不得已的条件限制和原因,但张汉卿不希望过多地突出英雄的悲壮。
能够尽可能地少死些人,哪怕一个,都值得努力去做,这个观点在大败直系后就有了体现----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内斗,他放着军事一边倒的优势主动和各派谈起了和平建国,就是这一思潮。
此外,在人民军的装备上也体现出他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偌大的中国,当初36个军看起来很庞大,但是不到两百万人的军队、又有国土未解放的事实,完全不够用。当时的张作霖、张作相、吴俊升等一拨奉军元老,以及蒋百里、韩麟春、郭松龄等他的班底,都认为要大力扩充军队,他们认为要保住中国的政权,军队至少要达到400万!
可是中国的经济条件在那里了。有限的国防经费,如果养这么多的军队,结果便是人民军数量扩大了,但是装备的更新就会慢。其在战争中的表现一定是:人民军用血肉之躯砸开一条血路!不过,中国战争的传统是不在乎这些的,结果最重要。
张汉卿直接否定了数量制胜论,而是选择了优先提升装备质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