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击毙是最好的尊重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2章 击毙是最好的尊重

第(2/3)页

时的人民军“作战能力”强而“作战效率”不高。
而日军就不一样。其实日军装备是远不如人民军的,比如,他们就几乎没有什么自动步枪,也没有连属重机枪,所以日军的火器发射速度是不高的。
但战场各级指挥官粗略的估计(当然可能很不准确),如果人民军每发射出100发子弹可能会杀伤5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的100发子弹就可能杀伤10名甚至20名人民军,也就是说,当时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人民军的一倍以上。
日军之所以“作战效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士兵个人训练好,射击准确。
比如说,日本人爱用的那个掷弹筒,说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手榴|弹的简易发射器,不需要做什么射击诸元设定的,但日本兵就是能打得很准,这一点让你不能不佩服。
往往人民军用营级的兵力来围困或打击日军连级的小部队,日军在被完全歼灭前都能很好地体现其良好的素质;也有刚才说的,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使其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顽强,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人民军还没有碰到像这样顽强的对手。
在国内战争期间,对手都是各地的军阀,从装备或士气上看,很少有超过人民军的,而且人民军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张汉卿的战略观极强,基本上是战无不克。
成规模的战斗战役,基本上相持一段时间对方就因为大势已去而失去斗志,痛打落水狗只能鼓舞士气,而不会对军事素养的培养的更大的促进作用。
德国顾问团对于培养人民军战斗素养方面有很大推动作用,但纸上谈兵和真正的火线交战是完全不同的,很多新兵开始完全被打惜懵了。这样,当碰到第一代训练有素的日本兵后,人民军战斗经验不足的缺点便暴露出来。
日军作战极度顽强,不仅作战规模比较小,而且在其被歼前,火器往往破坏得很厉害,所以每战缴获很少。
另外,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兵上了战场就像喝了鸡血一样浑不畏死,往往都战至最后一刻。这样以来,俘虏日军要冒着被袭伤的危险。
反正现在国际上还没有针对战俘地位的公约,何况伤兵虽然已部分丧失作战能力,但仍能对人民军形成致命伤害。人家是要死战到底的,又何必强求反而会让自己人伤亡呢?
此外对方的誓死不降也会给己方军队一个强烈的认识:一旦单方面地被俘虏,不会有好果子吃,可以在战斗中激发原始的血性,反正是个死。
所以,人民军总部特别下了这样一道命令:“不用特意抓获俘虏,以成全日军的殉死,作为尊重对手最后意志的体现!”
因此,关东州战场上日军的被俘人数极少,战后统计,全部被俘人员都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重伤员,这是题外话。
幸亏作战之初,日军的重型武器战场已经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