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昭和不和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9章 昭和不和

第(2/3)页

,还是深深影响了他,以至于他在后来与中国的冲突中,坚定地走了一步试探“北进”的道路。
两年前永田铁山还和石原莞尔与张汉卿见了面,不过并不愉快。
国人对于抗战记得最牢固的可能是一些“大牌”的甲级战犯,如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服原贤二等,或有冈村宁次、直接操纵南京大屠杀的谷寿夫等。殊不知,真正的台前幕后推手,首让永田。
在日本对华“人才济济”的野心家中,不能不提永田铁山和他的二叶会。
这样的人才加入军队,是历史的宿命。
永田家本来世代业医,他的父亲在家乡诹访郡做一个小医院的院长,养育九个子女,食指繁多,生活艰苦,中年积劳病故,临终,对他说:“铁山!你一定要做个优秀的军人……”。
当时的明治政|府,厉行中|央集权,锐谋富国强兵,人民税负奇重,普遍生活穷困,农村里聪明上进的子弟,到了中学程度,读文学校膏火不继,只得向既免学费又有出路的军事学校去谋发展。加上正当甲午战争之后,“征取满蒙、雄飞大陆”的口号,对于憧憬着将来的少年们,有很大的诱惑力。
在父亲遗命和时代潮流双重驱策之下,永田铁山于十四岁考进了陆军“东京地方幼年学校”,经“中|央幼年学校”到“士官学校”,受到三个阶段为时六年多的军官养成教育,先后以中|央幼校第二名、士官学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四年之后,更考进陆军大学受深造教育三年,又以第二名毕业。
按照日本陆军惯例,陆大毕业的优秀份子,都会陆续调到陆军省(军部)、参谋本部(军令)、教育总监部(军训)所谓“中|央三官衙”担任幕僚工作,或在陆大作教官,然后再按各人在学生时代攻读外国语文的专长,先后派到各国去研究进修并担任情报调查工作两年。
这些在中|央服务的优秀份子,被称为“省部幕僚”,大致都会一帆风顺地往上爬,升到将军,并不困难。
至于考不上陆大的人,如果也没有其它特长,那就只有一直待在部队里,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坚冰凝髭、劳苦不停地训练士兵,这种军官,被称为“队附将校”,他们的升迁非常困难,都在大尉到中佐的历程中纷纷退役。
陆大毕业后的永田铁山,立即被分发到教育总监部,不久,他就崭露头角,主稿制定“军队教育令”。
当时的教总本部长(和陆军次官、参谋次长地位相等)本乡房太郎中将,看到这位初出茅庐的永田中尉,竟然能够担当起笼罩全军教育的划时代的大方案,大感惊异,赞赏不置。一九一三年,永田晋升大尉,自此十年之间,先后三度被派驻欧洲,为时六年。
他是一个绝顶聪明而求知欲旺盛的人,加上德文基础打得很好,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密切注意战况,同时对于各国战略资源、工业水准、以及投入其人力、财力、物力、而发挥总体战功能的总动员体制,有深入比较的研究。
一九二零年,他向日本陆军当局提出了一篇内容宏富的《国家总动员意见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